2025年,武漢大學新立項13個微專業項目,聚焦人工智能、數智創新、智能機器人設計、文化數字化等前沿領域,其中11個微專業項目將于2025年秋季學期招生開課。
穩步推進微專業建設,構建特色人才培養體系。武漢大學通過制度完善和科學規劃穩步推進微專業建設,具備了扎實的建設基礎。本次立項的13個微專業緊密對接國家戰略需求,微專業課程設置突出“小學分、高聚焦、精課程”特色,旨在拓寬學生知識視野,提升綜合素養和就業競爭力,學生修讀3-10門核心課程(約15學分)即可完成學習并獲頒微專業證書。課程體系注重實踐導向,例如,“智能軟件開發”微專業以“價值引領、跨界融合、科教融合、產教融合”為辦學特色;“智能機器人設計”微專業讓學生參與實際機器人設計與開發項目,實現“學以致用、用以促學”的教育理念。
科技創新驅動學科融合,培養跨學科復合型人才。武漢大學微專業建設以“科技+產業”雙輪驅動,積極打造交叉學科與數智賦能的人才培養體系。例如,“智慧城市技術與應用”微專業結合現代城市建設需求,培養學生跨學科實踐技能,助力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數智創業”微專業致力于打造本科階段的Mini MBA教育范例,探索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大學生間本碩貫通培養模式,培養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文化數字化”微專業依托學科優勢,培養學生掌握文化數字化理論與實踐能力,服務文化強國建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國家戰略驅動數智融合,教育變革書寫珞珈擔當。在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方面,武漢大學推出“數智公共治理”和“智能導航”微專業。“數智公共治理”微專業面向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戰略,融合多學科知識,培養數字治理與智能治理復合型人才,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智能導航”微專業聚焦人工智能、北斗導航與位置服務等國家重大需求,培養學生掌握現代導航工程理論、技術和方法,以及人工智能技術在導航領域的創新應用。學校將通過持續深化產教融合、強化數智賦能,努力打造具有示范引領效應的國家級人才培養高地。
武漢大學微專業網站及2025年秋季學期微專業招生簡章詳見:https://aicenter.whu.edu.cn/page/1713970/sh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