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守正創新超越 自信自立自強︱校長李富生在西安體育學院2025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
http://www.taolaoge.com 2025年9月9日 來源:西安體育學院 |
|
親愛的2025級新生、老師們、同志們、朋友們:
大家好!
金秋送爽,秦嶺含黛。今天,我們相聚在煥然一新的鄠邑校區,共同見證你們開啟人生的嶄新篇章。首先,我謹代表學校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看著你們眼中閃爍的憧憬與朝氣,我仿佛看到了西體精神的薪火相傳。從你們踏入校門的這一刻起,“西體人”這個身份,便成了我們共同的印記。今天,我想以“守正創新超越 自信自立自強”為主題,以“傳承、奮進、逐夢”為主線,帶大家讀懂母校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與同學們共同探討如何在這片熱土上書寫屬于自己的青春答卷。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一所大學的魅力,不僅在于樓宇場館的恢弘,更在于歷經歲月沉淀的精神根脈。西安體育學院自誕生之日起,便始終與國家體育事業同呼吸、共命運。建校初期,面對西北地區體育人才匱乏的艱難局面,西體人以“為西北培育體育骨干,為國家強健民族體魄”為使命,在艱苦條件下開拓體育教育之路。71年來,學校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培養出7萬多名體育師資、教練員、運動員,體育藝術、體育新聞、運動健康、體育管理和科學研究等方面英才;71年來,學校始終堅持內涵發展、加強學科專業建設,服務國家戰略、推進科技強體,秉持特色辦學、勇擔強國使命;71年來,學校堅持服務大局、福佑人民奉獻社會,統籌推進開放辦學、加強對外交流合作,在各個領域取得了累累碩果。
回首來路,老一輩西體人以嚴謹、創新、團結、拼搏的校訓為精神引領,書寫了一部充滿艱辛的創業史、波瀾壯闊的奮斗史、催人奮進的光榮史,充分體現了因國家戰略而生、因國家戰略而為、因國家戰略而興的使命擔當和價值追求,鑄就了熠熠生輝的西體“體魂”。
弦歌不輟謀新篇,捷報頻傳展風華。站在新起點上,西體于秦嶺腳下續寫新章,以歷史的厚度、專業的深度、人文的溫度和拼搏的刻度,正在譜寫一部追趕超越的改革史、自強不息的發展史、二次創業的逐夢史。
自2023年9月,新一屆領導班子到任以來,學校圍繞建成“特色鮮明,世界一流”體育大學的總體目標,創新提出“十個辦大學”發展理念,全面布局“三年行動計劃”和“十三年發展思路”,分步實施“百日奮戰”“十月鏖戰”“四季決戰”,通過一系列疾風驟雨、破壁開局、重塑筋骨的改革發展舉措,學校各項核心指標大幅躍升,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辦學綜合實力顯著增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邁出堅實步伐,內部管理體制機制更加科學高效,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進一步彰顯,全校上下呈現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昂揚氣勢,為挺進全國體育院校第一方陣,實現“五個強校”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是基建提速,從藍圖到實景,刷新“西體速度”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往昔,學校發展受限于場地設施,諸多規劃暫停于紙面藍圖。如今,我們以破竹之勢推進校區工程建設,從“百日奮戰”開啟新校區建設加速度,集教學、實驗、圖書于一體的教學綜合樓和寬敞明亮的學生7號公寓在“十月鏖戰”中提前竣工,讓同學們享受了現代化的學習生活空間;綜合訓練館和人防工程即將在“四季決戰”中收尾,未來將成為你們教學、訓練、實訓的新陣地;東西校區過街天橋即將連通,為大家搭建起便捷溫馨的安全通道;含光校區系統性改造與功能提升工程全面收官,極大改善了師生的學習生活環境,學校辦學硬件設施也率先進入全國體育院校第一方陣。
二是校區西遷,從一體到兩翼,擘畫“西體宏圖”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2024年10月,學校黨政決定辦學主體遷至鄠邑校區,實現了建校以來辦學主體首次“西遷”;兩校區辦學條件與整體環境實現代際飛躍,一座“設施完備、功能先進、環境優美”的世界級現代化體育大學,正在秦嶺腳下拔地而起,開啟了西體人二次創業的新篇章,也為學校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奠定了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和硬件支撐。
三是賽道轉換,從險處到高峰,彰顯“西體特色”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當前,國內體育高等教育各具特色,如何在其中突出重圍,學校立足實際、找準特色、主動求變、轉換賽道,構建“特色引領、集群發展”的育人體系,推出教學、科研、競賽、訓練、產業“五位一體”培養模式,讓“學練賽研踐”無縫銜接;縮減本科招生規模,優化生源結構,實施小班化教學模式,持續優化課程體系,深化特色專業發展,重點建設手曲棒壘橄專業,有序推進冰雪運動、智能體育工程新專業建設;全面推進“招-教-就”一體化改革,通過深化產教融合、加強實習就業聯動,構建了從招生到就業的質量保障體系,切實提高人才培養的精準度、適應性和競爭力,全面促進高質量就業。
四是賽事添彩,從創新到引爆,樹立“西體標桿”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競技體育是西體永恒的底色,是學校閃耀于世的璀璨名片。2023年底我校創新開展女子壘球項目“省隊校辦”,不到半年時間這支被稱為“秦嶺臘梅”的隊伍就在全國青年錦標賽中獲得亞軍,5人入選國家隊(國青隊)。依托“省隊校辦”的優勢,今年7月,女子壘球亞洲杯首次進入中國便落戶西體,由我校全面承辦。這是建校以來學校承辦的首場國際賽事,我們圓滿完成任務,展現了我校“國際標準場館+專業化團隊”的辦賽實力,“5+1+1”的辦賽模式創造了高校獨立辦賽的新標桿。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場比賽中,從我校(陜西隊)輸送至國家隊的18歲小將、2025級新生李欣甜在關鍵比賽中擊出制勝安打,既展現了中國壘球新生代的力量,也充分彰顯了“省隊校辦”模式在競技體育人才培養中的優越性。
新生代表李欣甜發言
五是競訓改革,從跟跑到重構,形成“西體范式”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體育大學,既要金牌,更要人才。為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學校遵循競技體育發展規律,突出手曲棒壘橄場地資源優勢和競走人才優勢,實施5+3+1+X競訓項目布局,打造競技體育發展新格局。“特色項目-專業集群-國字號學院”的三位一體人才培養體系初見雛形,中國手曲棒壘橄學院即將落戶西體。創新辦高校運動會,32個大項、貫通全年、覆蓋師生校友萬余人的“西體小全運”不僅開創了高校辦綜合性運動會的先河,點燃了西體人的運動激情,更悄然重塑了西體的精神氣象,促進學風大提升。足球項目創新引擎持續發力,從足球專業獲批到掛牌國家重點足球學院,從與中國足協首簽共建協議到申報國家重點足球體校,從建設復合型教練團隊到新建10余塊專業足球場地,從生源質量大幅提升到與全球頂尖俱樂部合作,我們構建起一套從后備人才、高水平運動隊到專業碩士的足球人才全鏈條培養體系。
六是體教融合,從實踐到理論,凝筑“西體智慧”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體育支教也是我校的一張亮麗名片。我校陜西體育支教隊伍扎根基層三年,覆蓋10個地市800余所中小學,惠及20萬學生,“十個助推”“十個結合”“十個提升”的經驗做法被國家體育總局作為范本向全國推廣;在此基礎上我們成立了全國首家省級體教融合研究中心,“教育+體育”成為育人亮點,用實際行動踐行“體育惠民”的使命,也為推進體醫融合、體文融合、體旅融合、體工融合、體農融合方面探索新路徑,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西體力量。
這些成績的背后,是全體西體人“守正創新超越、自信自立自強”的堅守,更是我們面向未來建設“特色鮮明、世界一流”體育大學的底氣。
修己達人立天地,奮楫篤行向未來。同學們,未來已為你們而來!站在西體發展的新起點,也站在個人成長的關鍵處,作為你們的校長、師長、學長,我想送給大家五句箴言,愿你們在未來的日子里,既能扎深根,也能高飛翔。
一是以愛國為根本,讓青春成“燎原火”
9月3日,我們一起見證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的壯麗史詩——這不僅是國家記憶的莊嚴銘刻,更是新時代青年接續奮斗的集結號角。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你們既是見證者,更是建設者。讓我們以抗戰精神為價值燈塔,在歷史與現實的交響中,讀懂愛國的深層密碼;以科技報國為時代使命,在科技與人文的交融中,鍛造報國的硬核實力;以全球視野為成長坐標,在和平與文化的對話中,拓展愛國的時代內涵;以工匠精神為精神引領,在平凡與偉大的辯證中,書寫青春的壯麗詩篇。當未來的某一天,你們回望大學時光,定能驕傲地說:我們曾以青春之名,在祖國大地上書寫過無愧于時代的答卷!
二是以理想引航程,讓格局成“天花板”
體育人的理想,從來不止于“個人奪冠”,更在于“為國爭光”“為民強體”。從我校前輩參與新中國體育事業奠基,到如今學子服務體育強國建設,一代代西體人都在用行動證明: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需求,青春才能綻放最大價值。希望你們把目光放得更遠:如果成為體育教師,就用心澆灌每一顆熱愛運動的種子;如果成為教練,就為國家培養更多競技棟梁;如果熱愛傳統項目,就讓世界領略中國功夫的深厚底蘊;如果投身體育產業,就為行業創新貢獻方案拉動經濟增長;如果研究運動科學,就用智慧賦能競技訓練和全民健身;如果成為一名體育媒體人,就用鏡頭和筆觸記錄體育的精彩瞬間,激發全民運動熱情……同學們,當你們的理想與“健康中國”“體育強國”“教育強國”的國家戰略同頻,就會發現:人生的賽場,遠比想象中更廣闊。
三是以苦練筑根基,讓技能成“硬通貨”
體育的本質是“超越”,而超越的前提是“扎實”。無論是田徑場上的每一次起跑、泳池里的每一個轉身,還是戰術板上的每一次推演,都需要“十年磨一劍”的專注。我校女子壘球隊的姑娘們,每天揮棒如雨數百次,撲救似虎數十回,終在亞洲杯、冠軍賽的舞臺上綻放光芒,驚艷四方;有“高原雄鷹”之美譽的競走鐵軍,每日在蜿蜒賽道上丈量夢想,以萬步之行磨礪意志,用汗水澆灌冠軍之花。同學們,請銘記:技能,是體育人的立身之基,是通往榮耀的必經之路。訓練館內的每一滴汗水,賽場上的每一道傷疤,都是你們奮斗的印記,終將化作胸前閃耀的勛章和懷中沉甸甸的獎杯。愿你們珍惜每一次揮汗如雨的機會,將中華體育精神和“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鐫刻于心,融入日常的每一個動作之中,讓體育之光,照亮你們前行的道路!
四是以學風養正氣,讓求知成“習慣力”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在西體,“學風”不是抽象的口號,而是課堂上的專注、訓練場上的拼搏、圖書館里的鉆研、實驗室里的探索。我們倡導“晨讀晨練”的傳統,也嚴格限時斷電的舉措,目的是希望你們既練“筋骨”,也養“精神”。因為我們培養的,不僅是運動員、教練員和裁判員,更是未來體育事業的開拓者、健康中國的踐行人。而良好的學風,正是你們邁向卓越的第一步。當你們身處積極向上的學風環境中,會不自覺地受到感染和激勵,形成你追我趕、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這種氛圍將轉化為強大的內在動力,推動你們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茁壯成長。
五是以實踐長本領,讓深耕作“鋪路石”
“道在日新,藝亦須日新。”體育的價值,最終要在實踐中體現。當前,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體育不僅是民眾健康與幸福的體現,更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競技體育改革到體教融合實踐,從全民健身熱潮到體育產業新藍海,從“體育+”創新到多業態融合發展——時代正在呼喚你們的才華與擔當。西體,已為你們搭建起施展抱負的廣闊舞臺。希望你們與志同道合者同行、與時代浪潮共進,錘煉自我、勇攀高峰,以體育賦能社會,以專業服務國家,既要爭做賽場上為國爭光的強者,也要成為群眾體育的推廣者、體育文化的傳播者、體育科技的創新者和體育精神的踐行者,扎根中國大地,以實際行動響應體育強國戰略。
一入西體門,終身體育人。同學們,開學典禮是“啟程禮”,更是“承諾禮”——你們承諾以青春赴理想,西體承諾以沃土育新苗。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秦嶺的風,將托舉你們的夢想;西體的魂,將指引你們的方向。愿四年后,你們走出校門時,不僅帶走技能與學歷,更帶走“守正創新超越、自立自信自強”的精神底氣,在建設體育強國的征程中,成為那束最亮的光!
謝謝大家!
|
關于西安體育學院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taolaoge.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