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學會選擇,自主發展︱復旦大學校長金力在2025級開學典禮上的講話全文 |
http://www.taolaoge.com 2025年9月4日 來源:復旦大學 |
|
昨天,我們銘記歷史,見證了中國式現代化新的進步。今天,我們共同見證復旦辦學新的篇章。同學們是復旦第三個甲子的第一屆學生,來自96個國家和地區的17192名本科和研究生新同學加入了復旦大家庭。學校和大家都站在了新的起點上。我代表全體復旦人,向同學們表示衷心的歡迎和祝福,向一路指引陪伴大家的師長表示誠摯的感謝!
大學是人生的“練兵場”。人的一生,是在不斷選擇中度過的。對于成長而言,選擇是一項特別重要的能力,也是需要不斷錘煉的能力,不斷地選擇、不斷地進步。同學們選擇復旦,作出了人生的重大選擇;進入復旦后,還將面對并且不得不面對更多的選擇。學會選擇,才能學會學習、學會創新,才能自主發展、創造未來。因此,我想借這個機會,圍繞“學會選擇”這個話題,與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思考。
學會選擇,要不斷建構并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
同學們是復旦教育教學改革3.0版全面實施后,第一屆入校的學生。項目化的招生和培養方式,“2+X+Y”的立交橋式培養體系,多元融通、本研融通、招培用融通、教與學融通的培養理念,為大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選擇機會。
3.0版改革最核心的目標,是賦予同學們自主建構自己知識結構的權利和能力。知識結構是我們應對復雜變化世界的基石,需要因時而進、因事而新。大學階段,能夠奠定一個人知識結構的基本格局,但更重要的是學會自主建構和更新知識結構的本領。
學習的本質,是在不斷選擇和試錯的過程中,建立起已知與未知之間的聯系,不斷擴大認知邊界。現在的你們,自我選擇的意識比我們這代人強了很多,但在知識和經驗有限的時候,可選項也比較有限,往往很難作出好的選擇。如果主動學習的意識很強,在選擇之前學習更多、了解更多,就會擁有更多選項,能作出更合適的選擇。
大學學習,挑戰無處不在,選擇也無處不在,挑戰和選擇往往共生,有時來得猝不及防。在這個“練習場”上,同學們不妨多選擇一些挑戰,允許多一些試錯。3.0版改革在不同的尺度上,都設計了多元立交的路徑,大到不同學位項目的轉換、跨學科雙學位和微專業的組合,小到一門課程的P/NP選項,保證同學們有充分的選擇機會和試錯空間。
希望大家通過不懈探索,建構起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拓展融合跨學科的知識、思維和方法,造就屬于自己的學養和專長,練就自己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方法。
學會選擇,要打破路徑依賴、找到自己的熱愛。
一個人對于大學生活的想象,如果停留在從一個好專業到一份好工作,這樣的選擇其實放棄了選擇的權利,接受了“被定義的人生”。來復旦求學,目標不是為第一份工作做好準備,而要為“不被定義的人生”做好準備。
30多年前,我剛到斯坦福大學的時候,校園里對新來者有一句善意的告誡:You maybe somebody somewhere else, but you are nobody here。意思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學會“從0開始”。在高水平的學術殿堂,選擇“從0開始”,并不是要盲目否定自己或刻意保持低調,而是讓自己擁有開放的視野心胸和“一張白紙好作畫”的奮斗憧憬。真想做到“人生是曠野,不是軌道”,先要選擇打破成長慣性和路徑依賴。
復旦是一片同學們成長的沃土。我們真誠希望,有更多同學通過在復旦求學,找到生命中的熱愛。對于自己喜歡的事、喜歡的學問,還有喜歡的人,年輕人都要勇敢嘗試,既勇于試錯,也敢于堅守。
在快速變化的時代,很難按既定的“目標—路徑”做出完美的發展規劃,而是把人生看作動態迭代的設計過程。希望大家學會不斷創新自己的學習和校園生活,在不斷的嘗試和調整中找到長期的熱愛,點亮自己的未來。
學會選擇,要作出更有智慧的選擇并堅守到底。
世界上的事,很難有完美問題、完美答案,也很難有最好的選擇。所謂好的選擇都是相對的,往往不那么輕松、不那么完美。學會選擇,就要懂得取舍,經得起眼前誘惑;就要懂得堅持,舍得全心投入、長期主義。
好的選擇體現人生智慧。不論本科,還是研究生,能考進復旦,就永遠不要懷疑自己的智商。我們也希望,大家通過在復旦求學,變得更富有智慧。復旦人的智慧,既體現在“卓越而有趣”的精神特質上,也體現在“自由而無用”的定力上。今年暑假,裘新書記和我走訪地方,很多用人單位說復旦的畢業生“好用”。裘新老師有感而發,總結了復旦“人才培養之用”的四層涵義。我覺得非常好,與大家作個分享:
一是無用,無功利之用。復旦人講的“自由”,是心性和心智上的自由,推動人的全面發展、智力的提升、思想的豐富;復旦人推崇的“無用”,是“無用之用、是為大用”,不為短期功利所困,沉得下心、厚積薄發。二是有用,有經世之用。復旦的學生要適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適配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三是好用,擅務實之用。復旦畢業生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素質高、態度好、能力強、能出活。四是大用,堪復興大用。復旦人要努力成為小我融入大我、能夠改變中國面貌的大才。
以上這四個“用”不能割裂看,也不是遞進關系,而是從不同維度體現出復旦的人才培養理念、目標和模式,也體現出我們對全體復旦同學的成長希望。
從今天起,同學們將開始書寫各自的復旦故事。期待大家懷無用之心、干有用之事、做好用之人、成大用之才,學會選擇、自主發展,奮力書寫屬于自己的傳奇!
|
關于復旦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taolaoge.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