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砥礪青春 勇擔使命 智創未來︱校長趙陽在紹興文理學院2025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
http://www.taolaoge.com 2025年9月17日 來源:紹興文理學院 |
|
親愛的同學們,各位老師、各位來賓: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隆重舉行2025級新生開學典禮,熱烈歡迎4408名來自五湖四海的新同學。在此,我謹代表學校及全體師生員工,向你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向辛勤培育與支持你們的家人和師長表示誠摯的敬意!今天我們還邀請了學校75屆中文1班的16位校友,他們跨越半個世紀的時光,回到母校舉辦畢業50周年同學會,同時見證各位新同學開啟嶄新的大學旅程。讓我們用掌聲歡迎各位學長“回家”!
同學們,你們所選擇的紹興,是一座承載著千年文脈、又始終躍動著創新活力的城市。這里,有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堅毅不屈,有王羲之曲水流觴的瀟灑風雅,有陸游“鐵馬冰河”的家國豪情,也有魯迅“橫眉冷對”的錚錚風骨。從這里,走出了“致良知”的王陽明、“疾虛妄”的王充,也誕生了錢三強、竺可楨等83位兩院院士,星光熠熠,一脈相承。而今的紹興,既延續著“酒缸、醬缸、染缸”的匠心底色,更在“芯片、藥片、刀片電池”的“新三片”產業中勇立潮頭。這里擁有近3000家高新技術企業、81家A股上市公司,打造了集成電路、高端生物醫藥、先進高分子材料、智能視覺等4大“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傳統與現代在此交融,守正與創新在此共鳴。這座城市,從不缺少向上生長的力量,而你們,正是蓄勢待發、與紹興同行同頻的新生力量。愿你們汲取千年古城的智慧,在此扎根成長,與紹興共奮進,與時代同前行!
我們學校深深植根于紹興這片文化沃土,學校的辦學歷史起源于1909年創辦的山會初級師范學堂,魯迅先生曾經擔任學堂監督(校長),這也是他一生中唯一曾任校長的學校,這份淵源令我們倍感自豪。百余年來,學校始終弦歌不輟、砥礪奮進,發展為一所設有16個二級學院、29個碩士學位點、2萬余名師生的城市綜合性大學。擁有1家全國重點實驗室、5個ESI全球前1%學科、28個省部級科研平臺、48名省部級以上高層次人才。培養了眾多活躍于政界、學界、商界以及各行各業的優秀校友。
同學們,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不久前我們共同觀看了天安門閱兵盛況,那鏗鏘的步伐、雄壯的陣列依然在大家心中激蕩。今年學校的發展同樣令人心潮澎湃,具有里程碑意義。6月,我們的獨立學院——元培學院成功轉設為紹興理工學院,為紹興貢獻了一所萬人大學。昨天正式舉行揭牌儀式。8月,浙江省教育廳就我校更名大學事宜進行公示,并上報教育部。到年底,我們將努力完成申報博士點的各項任務,學校將首次向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全力沖刺,建設國內一流的城市綜合性大學征途如虹、未來可期!
今年年初,DEEPSEEK憑借其硬核科技實力火爆“出圈”;這個夏天,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在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大放異彩,國內不少人形機器人企業訂單爆滿、產銷兩旺……這些生動場景,正是中國創新加速奔跑的鮮活印證。而在這些技術突破的背后,一股更為深刻的變革性力量——人工智能浪潮,正以前所未有之勢席卷世界。你們這一代,既是這場技術革命的見證者,更是躬身入局的參與者、定義未來的塑造者。站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十字路口,我想從人工智能的邏輯出發,給大家提四點成長期許:
第一,努力扎穩自己的“知識根基”。正如人工智能的進步離不開海量優質數據的滋養,大家的成長同樣需要以扎實的知識積累為根基。這不僅意味著掌握專業理論,更要拓展跨學科視野、培養人文思維與實踐認知。希望大家堅持深度閱讀,主動突破算法推薦的“信息繭房”,別只沉迷于短平快的碎片化內容,也別局限在自己“感興趣”的舒適區里,多讀經典著作,多關注本專業的頂尖期刊,在前沿新知中拓展認知邊界,用多元視角理解世界的復雜與精彩。當知識積累如人工智能數據集般豐富、扎實,你們對世界的認知會更清晰,運用知識也會更從容。
第二,升級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人工智能的進步依賴算力的提升與算法的迭代。但人類獨有的創造力、批判思維與辯證分析能力,才是你們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希望大家別把自己困在課本的“標準答案”里——面對專業知識,多追問“這個結論是如何推導的”“有沒有更優的解決方案”;遇到科研難題,別急著找現成答案,不妨多推敲不同思路,在試錯與調整中積累經驗;面對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比如協調團隊任務、平衡學習與實踐,也多思考“如何更高效、更周全”。每一次這樣的主動思考,都是在為自己的“認知算法” 迭代升級;思考得越深入,邏輯就越清晰,面對復雜問題時的拆解能力、創新能力也會越強。當深度思考成為習慣,你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會像人工智能迭代般不斷突破局限,讓“會思考”成為自己立足未來的堅實依靠。
第三,筑牢奮斗所需的“強健體魄”。再強大的人工智能也離不開穩定可靠的硬件支撐,而你們的身體,正是成就一切的根本。希望大家走出宿舍,走向操場、走進陽光,把體育鍛煉融入日常生活,養成規律作息、堅持運動的好習慣。運動不僅能夠強身健體,也可以有效緩解壓力、調節情緒,幫助大家以更加飽滿的狀態投入學習與奮斗。河西、南山兩大體育中心建成投用,學校擁有了國內一流的運動場館,全新的游泳館也將在明天開始試運行,為大家的運動鍛煉創造了絕好的條件。請你們務必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打造一副強健的“硬件基礎”。
第四,主動拓寬成長的“協作網絡”。人工智能的真正潛力在于實現跨領域融合,而人的成長,也同樣離不開連接與合作。課堂小組討論,不要止步于“完成任務”,而應主動傾聽、充分交流,在思維碰撞中激蕩出更好的解決方案;社團活動或志愿服務,不妨主動溝通、多承擔一份責任,在協作中建立信任、收獲情誼;學術沙龍、社會實踐,不必擔心“露怯”,勇敢表達觀點,也虛心聽取他人的見解——這些看似平常的互動,正如AI的“跨域接口”,能幫助你們打破認知局限,在聯結中走向更寬廣的天地。
同學們,人工智能可以替代標準化的工作,但無法取代那些根植于人性深處的光芒。大學階段是你們搭建人生大廈、構建自身“成長系統”的關鍵時期。愿你們始終保持好奇,打破邊界,敏銳感知新事物的脈動;始終心懷共情,在相互協作中傳遞人性的溫度;更愿你們勇于擔當,將個人所學與國家所需緊密結合,以科技向善的信念和強國有我的行動,真正成為面向未來、無可替代的卓越人才。紹興深厚的歷史文脈將滋養你們的精神底蘊,學校也將作為堅實后盾,全力護航你們的夢想,助力你們成長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征程中的棟梁之才!
謝謝大家!
|
關于紹興文理學院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taolaoge.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