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四川外國語大學校長董洪川在2025級新生開學典禮暨本科新生軍訓動員大會上的致辭 |
http://www.taolaoge.com 2025年9月17日 來源:四川外國語大學 |
|
今天,我們在美麗的歌樂山麓隆重舉行四川外國語大學2025級新生開學典禮暨本科新生軍訓動員大會,5018名同學集結在紅巖革命熱土歌樂山下,即將開啟全新的征程。九月的川外,因你們的到來而更加溫暖、充滿活力!在此,我謹代表學校全校師生員工,對2025級全體新同學表示熱烈歡迎!向陪伴你們的父母、引導你們邁入人生新臺階的老師致以崇高敬意!向承擔本次軍訓任務的各位教官表示最誠摯的感謝!
兩周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天安門廣場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受閱官兵步履鏗鏘,氣勢恢宏,高精尖的現代化、體系化裝備,向世界宣誓了中華民族復興偉業勢不可擋。
今天,我們本科新生在此集結,將開展為期14天的新生軍事訓練。本科同學一身戎裝,風貌昂揚,這是你們青春最好的模樣!希望同學們通過軍訓,強身健體,了解基礎軍事理論和國防政策。訓練必然艱苦,但艱苦才能磨煉意志。希望你們在訓練場上能吃苦耐勞,錘煉頂天立地的軍人意志,用一場酣暢淋漓的品質意志洗禮,迎來全新的大學生活!
同學們,軍訓對于川外學子來講,還有一層特殊意義,那就是傳承軍大傳統。1950年,學校依托歌樂山,從人民軍隊中應運而生;今天,你們戴上校徽,穿上軍裝,就是川外紅色基因的全新因子,軍大傳統的時代傳承。感謝你們選擇川外,將最好的青春與這所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大學緊緊系在一起;川外也會努力成就你們,讓你們在深廣的語言文化天地實現青云之志。同學們,開學典禮是你們進校的第一課,我想在這節課里簡要告訴你們:川外是什么,你們來川外做什么,怎么做。
川外是一所具有紅色基因的大學。學校的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政大學俄文訓練團。1950年,在劉伯承、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親切關懷指導下,學校成立。建校之初學校就有著深刻的軍旅烙印、軍隊作風。75年來,川外秉持“服務國家,忠于人民”的軍大傳統,始終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己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標準”的要求,著力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
川外是一所積淀深厚的大學。學校是新中國最早設立的四所外語專業院校之一;學科專業特色鮮明,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和翻譯學科位列全國第一方陣,外語學科連續四年進入全國前5%,今年又獲批全國首批翻譯專業學位博士點;學校設有25個語種專業。學校是重慶市首批高水平新文科建設高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368新文科人才培養模式”在全國影響廣泛。學校學術研究成效顯著,出版了全國第一批外語類大型辭書,近年獲得國家級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三等獎。學校服務發展貢獻有力。長期參與外國政要、使團來渝訪問等重大外事活動,提供高水平接待和翻譯;“V小青”志愿服務在對外文化交流中獨樹一幟。在18萬畢業校友中,涌現出共和國駐外大使、中國社科院首屆學部委員、國家譯聯“北極光杰出文學翻譯獎”獲得者、“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外交戰線智庫專家”等杰出校友,為國家各條戰線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
川外是一所兼收并蓄的大學。“開川外門,見山外山”,來到川外,就意味著踏入了多元文化的世界。校門口孔子與柏拉圖的“對話”雕塑、匯聚26個語種的文化墻、多語言的字母廣場,無處不體現著“國際導向、外語共核、多元發展”的辦學定位。作為重慶市國際化特色高校,學校與國外153所高校及機構深度合作;建有覆蓋聯合國全部語種的門戶網站群;通過模擬聯合國大會、中外青年對話論壇等,讓世界文明在此碰撞,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學校的校訓是“海納百川,學貫中外”。世界胸懷、開放包容是川外人鮮明的身份標識。
川外是青年學子大有可為的大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語言是文化,語言是精神,語言是一個民族的根和魂。以語言匯通世界,以文化融通文明,以文明交流互鑒促進世界發展。這是新時代外語學子的光榮使命。當今國際格局正發生深刻變化,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刻影響綜合國力競爭和秩序重構,各國思想文化呈現諸多新特點新趨向。我國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基于對世界格局和歷史潮流的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外語院校著力培養“有家國情懷、有全球視野、有專業本領的復合型人才”。最近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第四大倡議——“全球治理”,全球治理當然需要大批高水平涉外人才。這是學校的時代使命,也是同學們的歷史擔當。今年上半年,市委書記袁家軍專程來到學校調研,與同學們親切交流,希望學校積極培養“外語+”復合型人才。
同學們,時代車輪滾滾向前。進入AI時代,外語乃至整個文科領域發展,正面臨巨大挑戰。但古人云:“山重水復疑無路時,柳暗花明又一村”。挑戰就是機遇。同學們,你們生長在一個偉大的時代,你們肩負著時代賦予的重任,希望大家志存高遠,敢為人先,積極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與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
一、堅定理想信念,明心之所向
中國古人講:“凡舉人之本,太上以志,其次以事,其次以功”。“志”,拆開看來,就是“士”在“心”上,由心致遠。站得高才看得遠。托爾斯泰說:“理想是指路的明燈。沒有它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生活就失去意義。”堅定理想信念,強化前瞻意識,以未來眼光做好當下的事。“五四”新青年正是在現代意識的覺醒中助推民主與科學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百年來我們國家發生翻天覆地變化,是因為有領導我們不斷奮進的中國共產黨。而今,我們黨立足“兩個大局”高瞻遠矚,確立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總目標和階段任務。理想導航向未來,同學們,你們的大學時代,正值國家向2035年遠景目標邁進的關鍵時期,你們既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見證者,更將是主力軍。大學是最美好的人生時光,希望你們找準時代坐標,志在未來,明心所向,把個人理想融入強國建設之為偉業。
二、以德為先,融合五育
“德不孤,必有鄰”,品德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綜合素養是一個人獨特的身份碼。希望你們以德為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要求,通過五育融合,富養自身內涵,提升品德修養,學會與老師同學相處,與人為善,心懷仁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大學是博雅場所,大學培養有品高士。希望你們胸懷“國之大者”,追求遠大理想,拒絕投機鉆營,拒絕蠅營狗茍,拒絕低級庸俗。學校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多語種版本“三進”全國三所試點高校之一,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努力打造紅巖思政教育品牌,以崇德向善引領學生不斷進步。同時,學校豐富的第二課堂資源平臺,支持近百個學生社團開展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讓大家在豐富多元的校園文化和社會實踐中,在參與國際化的文化藝術體育活動中,涵養“海納百川,學貫中外”的川外氣質稟賦。
三、靜心問學,創學術之新
大學是學習、研究的殿堂,求學問道,求知求真是最根本的任務。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Books are the nutrient of the whole world),希望大家徜徉書海,在與亞里士多德、柏拉圖對話中思考生命意義,在研讀《共產主義宣言》中尋找人生價值,在中外文明史論里擷取歷史智慧,在歌德、華茲華斯、拜倫、魯迅、朱光潛的詩文作品里體驗美與詩意人生。求知問學是一個系統漫長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而要潛下心來、穩步前進,慢慢體悟,逐步達到學習的“三見”境界。一是見心。首先正心誠意,找到自己的學習初心,以追求真知、問學報國的態度開啟自己的大學生涯。二是見識。要緊緊抓住學業核心,全面掌握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要牢牢把握學業方向,注重本專業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在“外語+”“+外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研學方向;要時時優化學習方法,更加注重自主學習和探究式學習。在自主學習中,學會充分運用AI等人工智能和現代信息技術獲取學習資源。三是見行。在學習過程中,深思、力行,做到知行合一。多讀書,讀好書,但不要僅僅成為知識的容器,而要在知識積累中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融匯創新。希望你們多思考多總結多實踐,通過參加國際交流活動等方式,加深對世界各國的了解,拓寬自己的視野;通過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科研項目等等,深化固化知識理論,培養學術創新能力。
同學們,英語小說《月亮與六便士》有句話講,“人世漫長但轉瞬即逝,有人看見塵埃,有人看見星辰。”(The world is long and fleeting, some see dust, some see stars.)如若我們穿越時光的隧道,站在20年后看今天的你們,你們一定的會發現:大學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地方,大學也是勵志研學、成長成才的關鍵時期。希望大家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早立志、立大志,實現一專多能、全面發展,在學好專業的同時,讓自己成為既懂專業、又懂得人生,既能擔當、又有溫度的川外人。
啟程吧,New SISUers!今天歌樂山下的集結,是為了你們新一代川外人更好地出發。大家共同邁出學行川外堅實沉穩的第一步,賡續軍大傳統,涵養川外品質,勵志邁向未來,書寫無愧于青春的華麗大學篇章!
最后,預祝本次軍訓取得圓滿成功!祝同學們在川外度過一段充實、美好、有為的大學時光!
|
關于四川外國語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taolaoge.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