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傳承醫學薪火 擔當時代使命︱李春江校長在牡丹江醫科大學2025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
http://www.taolaoge.com 2025年9月17日 來源:牡丹江醫科大學 |
|
親愛的同學們、同志們:
蟬鳴漸遠、新秋已至。
今天,我們隆重舉行牡丹江醫科大學2025級開學典禮,共同迎接來自全國各地的3012名本科生、510名研究生。祝賀你們!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理想學府,開啟了人生新篇章。感謝你們!信任并選擇了牡醫大,把這里作為播種夢想的沃土、揚帆遠航的起點。歡迎你們!從此“牡醫大人”就成為了我們大家共同的名字,你們將與這所七十九載辦學歷史的學府風雨同行、緊密相連直到永遠!
為了讓大家在這里更安心、讓遠方父母更放心、讓我們彼此更交心,全體校領導將心比心、勠力同心。宏坤書記全年無休、政治生態穩中向好,德才書記任勞任怨、政治安全持續穩定,弓箭書記全力以赴、就業率連年提升,文華校長細致入微、洗浴餐飲價格全省最低,海濤書記嚴謹務實、事業發展保障有力,高臣校長多措并舉、執考通過率不斷提高,修明校長頂天接地、獎勵項目經費再創新高,春利部長不舍晝夜、傳播牡醫大奮進之聲,張巖部長夙興夜寐、干部隊伍配齊配強。未來,我們將和大家并肩攜手、共同前行!
同學們,你們真的很“虎”!千挑萬選,居然選擇了一條最“辛苦”的路。也許師兄會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也許師姐會說:“一入醫門深似海,從此頭發是路人。”也許老師會說:“只要專業選得好,年年期末像高考。”也許同學們會說:“我媽最近夸我了,說我看上去比我爸都成熟。”雖說都是一些網絡熱梗,卻說出了醫學生內心的辛酸和苦楚。學醫之苦,不躬身入局,怎能感同身受?從今天起,你們將要面對的是嚴格的學業要求、嚴謹的實驗訓練、嚴肅的臨床規范,還有我這個“愛之深、責之切”的校長。你們怕不怕?
同學們,你們真的很“酷”!千挑萬選,終于還是選擇了這條最“光榮”的路。你們是唯一敢和死神搶人,能與病魔抗爭,敢于說出那句“他命由我不由天”的人。試想一下:未來的你們白衣執甲、步履如風,穿梭于診室、病房之間,周圍投來信任與敬佩的目光;未來的你們在無影燈下精準操作、處變不驚,迎來患者康復的笑容和家屬由衷的感謝;未來的你們頂風雨、冒寒暑,深入基層送醫送藥,換來一聲聲真誠的“謝謝大夫”;未來的你們做的調研、寫的報告,真的變成一項健康政策、一則診療規范,影響千家萬戶。同學們,這樣的未來,酷不酷?這樣的青春,值不值得全力奔赴?
你們是我來到牡醫大后迎來的第一批學生,我的心中既充滿欣慰,也倍感壓力。欣慰的是,今年我校在招生錄取中,最高分提高了530位次,最低分提高了2863位次,這兩個核心數據的背后,是你們對醫學夢想的執著,更是對牡醫大綜合實力的認同。我的壓力是如何為你們提供更優質的教育、更廣闊的舞臺,如何嚴肅嚴格嚴管,如何溫暖溫馨溫情,助力每一位同學成長為最好的自己、合格的醫者。因為,你們的夢想值得最好的托舉,你們的選擇值得最用心地回應!
你們選擇的牡醫大,辦學底蘊深厚、社會貢獻卓越。七十九載砥礪奮進,2024年更名為醫科大學,實現歷史性跨越。學校始終扎根龍江大地,為國家和區域培養的八萬余名畢業生已經成為守護人民健康的中堅力量,為健康中國和戍邊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你們選擇的牡醫大,學科特色鮮明、教學資源完備。我們是博士學位立項建設單位,擁有39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3個本科專業,臨床醫學進入全球ESI前1%,醫學影像學是全國最早創辦、最早發布垂直大模型的專業,口腔醫學是我省最早接受國家認證的專業之一,擁有2所直屬附屬綜合三甲醫院和百余家實踐教學基地,為你們提供堅實的學習實踐保障。你們選擇的牡醫大,銳意改革創新、質效全面提升。我們是全國文明單位、全國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校、省特色應用型本科示范校、新醫科綜合改革試點校、臨床醫學專業認證獲最長有效期10年,近日國家金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省科技進步獎、師生醫護國家區域競賽等等,捷報頻傳持續霸屏……具體請關注公眾號,此處省略5500字,謝謝!請鼓掌。
同學們,你們的夢想將在這里啟航,我們的故事將在這里書寫。這是一份值得珍惜的緣分,更是一段彼此成就的征程。在我們即將攜手同行,共赴這場醫學之約時,請喝下我苦心熬制的三碗“雞湯”。
一、常懷仁愛之心習
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有家國情懷,也要有人類關懷。”9月3日,90歲高齡的鐘南山佩戴“共和國勛章”出席抗戰勝利紀念活動,從戰火中成長的少年,到疫情中逆行的國士,他詮釋了何為“醫者仁心”“國士無雙”,證明了真正的偉大,是為他人扛住風雨。
醫學,究其根本,是一門“人”的學問。我們所要面對的,從來不只是CT片上的陰影、化驗單上的箭頭,而是一個個具體的人:他們承受著病痛,懷揣著期盼,也堅守著生命的尊嚴。終有一天,你們會輕輕推開病房的門,走進他人的脆弱與堅強;終有一天,你們會握住那雙因恐懼而顫抖的手,成為患者黑暗中一束堅定的光。到那時,請一定記得: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醫學不僅是科學,更是一門需要用愛和責任去澆鑄的藝術。真正的好醫生,從不局限于技術的嫻熟,更重要的是擁有一顆能體察痛苦、尊重生命、懂得傾聽和共情的仁愛之心。
二、永葆求知之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醫務工作者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崇尚醫德、鉆研醫術、秉持醫風、勇擔重任。”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黃小軍院士三十余載孜孜以求,為破解血癌世界難題提出“北京方案”,為患者奪回生機。在醫學歷史長河中,始終不乏以仁心開拓疆界、以智慧照亮未知的醫者,他們用畢生堅守,不斷書寫著守護生命的動人篇章。
學醫之路,道阻且長。你們將度過與書香為伴的日夜,經歷實驗臺上的反復探索,迎接無數次的考驗與挑戰。但請不要把自己訓練成只會記憶的機器,要敢于提問、勇于探索,始終保持對未知的好奇、對真理的追求。醫學的使命,在于不斷超越已知、探索未知。只有始終保持向前一步的勇氣,才能不負時代重托。希望大家既能在專業領域踏實鉆研、打牢基礎,也能放眼未來、關注醫學前沿的發展與突破;既能做立足現實、精益求精的實踐者,也能成為心懷理想、敢于突破的追夢人。
三、堅守明德之心習
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醫務工作者要恪守醫德醫風醫道,修醫德、行仁術,懷救苦之心、做蒼生大醫。”援坦桑尼亞中國醫療隊隊長張軍橋為救當地落水者犧牲,生命定格在38歲的燦爛年華。古往今來,無數醫者以聽診器傾聽民心,以白衣承載使命,用實際行動證明:救死扶傷,從來不是一句虛言,而是外化于行的誓言。
醫乃仁術、德為根本。你們未來要面對的不僅是疾病與傷痛,更是人性的考驗與倫理的抉擇。“明德”二字,重若千鈞。它要求你們在無人時依然恪守準則,在誘惑前始終不忘初心,在壓力下堅持做出善良而正確的選擇。白大褂的潔白,不只是一襲衣衫的顏色,更是職業信仰的底色。醫德是一盞“長明燈”,伴隨你們的學習生涯和職業生涯。技術可能會過時,但醫德永遠“保值”。希望未來的你們書寫的不只是病歷,更是充滿溫度與尊重的生命故事。
同學們,這里還有最樸素的五個貼心小衛士希望能陪伴你們永遠,請惠存。
1、好好吃飯——為健康中國守護自己的胃,你們將來是要指導患者“科學飲食”的人,請先做自己的健康代言人。
2、好好睡覺——你們以后值夜班的日子還長,但別提前預支健康,黑眼圈不是醫學生的“功勛章”,充沛的精力才是你們未來戰斗的資本。
3、好好讀書——你們翻過的每一頁書,背過的每一個知識點,都可能在未來某個危急時刻,成為照亮患者生命的關鍵。
4、好好鍛煉——站手術臺靠的不是一時激情,而是日積月累的體力。從今天起,把體測當成“戰前訓練”,為未來儲備革命的本錢。
5、好好孝順——孝順不是將來給父母開最貴的藥,而是打一個電話、發一條微信,告訴他們“我今天按時吃飯了”“我最近睡得挺好”。你們立志治愈世界,但永遠不要忽略身邊最親的人。
最后,再次歡迎2025級全體新同學!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致敬選擇醫學的勇氣與初心,致敬即將啟程的青春,致敬那些為人類健康事業默默奉獻的昨日先驅、今日同仁,以及必將創造更美好明天的你們!
|
關于牡丹江醫科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taolaoge.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