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賡續水院精神 勇擔復興大任︱萬健校長在浙江水利水電學院2025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
http://www.taolaoge.com 2025年9月17日 來源:浙江水利水電學院 |
|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以及在線上觀禮的家長們、朋友們:
大家好!
今天,我們相聚在碧波蕩漾、生機盎然的南潯校區,隆重舉行浙江水利水電學院2025級新生開學典禮。在此,我謹代表學校,向來自全國各地的3423名新同學,在場的27名留學生,以及首批與吉爾吉斯斯坦國立技術大學“2+2”聯合培養的72名同學,致以最熱烈的歡迎!向一路陪伴你們成長、默默付出的父母家人,向傳道授業、悉心培育你們成才的師長,表示最誠摯的敬意!恭喜你們,在9月13日、14日這個寓意“一生一世”的美好時節,與水院結緣,正式成為新一代“水分子”!我們也看到,42名軍訓教官受邀現場觀禮,他們即將帶領大家開啟軍訓之旅,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
同學們,你們今天選擇的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是一所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名的高校。七十多年來,學校始終與新中國水利事業同頻共振,與國家發展同向同行。2004年1月2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為我校建校50周年暨杭州下沙新校區落成發來賀信,充分肯定辦學成就,作出:“為建設高質量、有特色的水利水電學校而努力奮斗”的重要指示,這封飽含深情與期望的賀信,成為學校發展的根本遵循和精神燈塔。二十多年來,我們始終牢記囑托,錨定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目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定不移走高質量有特色發展道路,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匯聚水院共同體強大合力,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扎根基層、服務一線、勇于創新的高素質優秀人才,為國家水利電力事業和現代化建設貢獻了堅實力量。
同學們,今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隆重舉行。長安街上鐵流滾滾,廣場上空戰鷹呼嘯,這不僅是國威的彰顯,更是民族精神的莊嚴宣示。80年前,面對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無數先烈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念,筑起救亡圖存的鋼鐵長城。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是的,一個民族的偉大,不在于從未遭遇困境,而在于始終擁有從苦難中淬煉出的力量,這份力量正是今天我們面對百年變局、科技變革、發展挑戰時最深厚的精神底氣,也是你們這一代青年走向未來的不竭動力。
同學們,一個國家的前行,鐫刻著青年的足跡;一個民族的希望,寄托于青春的肩膀。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你們,是真正“平視世界”的一代;你們,是肩負民族復興重任的一代。今天,你們邁入水院的大門,不僅開啟人生新篇章,更正式接過“自強、務實、尚德、求真”的水院精神火炬。借此機會,我想分享我對這八字精神的理解,與大家共勉。
第一,自強如浪,奔涌不息。
浪潮從不因礁石而止步,反而在撞擊中激蕩出更壯闊的浪花。學校七十載風雨兼程,幾易校名,數遷校址,甚至一度停辦,但水院人始終秉持“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信念,在逆境中奮起,在困頓中前行。
同學們,大學之路也非坦途。你可能在高數題前徹夜難眠,可能在競賽中遺憾落敗,可能在人際交往中感到迷茫,也可能在理想與現實間徘徊。但請記住:成長,從來不是直線前進,而是在搖擺中堅定,在試錯中成熟。不怕繞遠路,沿途皆風景;不懼步履蹣跚,登頂回望,方知來路之珍貴。
就像“浪浪山”四人組,起點不高,卻心向遠方。他們用一場顛簸卻熱血的取經之旅,詮釋了什么是“一念既出,萬山無阻”。愿你們也如此——心中有火,眼里有光,自強不息,奔涌向前。
第二,靜水深流,篤行務實。
“靜水流深”,真正的力量,往往不喧嘩,自有聲。在今年迎新系統中,我看到一位西部學子寫下心愿:“學好技術,回鄉建水站,讓鄉親不再為飲水發愁。” 也有一位同學說:“想組隊參加機器人競賽,用科技改變生活。” 這些樸素而真摯的愿望,讓我動容。
學校愿做你們夢想的守護者。若你想用知識潤澤鄉土,就從參與“鄉村水站調研”開始;若你想探索人工智能,就從加入科創社團起步。圖書館的典籍等你翻閱,實驗室的儀器為你運轉,博學樓的燈光為你長明,田徑場的跑道為你鋪展,食堂的煙火為你溫熱。
請相信:每一份踏實的努力,都在為未來積蓄能量;每一次默默的堅持,都是對理想最深情的告白。
第三,尚德如水,潤物無聲。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水的品格,在于滋養萬物而不居功,在于包容百川而不自矜。
古往今來,從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治水精神,到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的智慧,再到三峽工程、南水北調、雅魯藏布江水電開發、“一帶一路”水利合作,一代代水利人用堅毅與擔當,書寫了“治水安邦、興水利民”的壯麗篇章。
水利報國,是水院精神最深沉的底色。在學校辦學最為艱辛期,師生邊學習、邊參與新安江水電站建設,在艱苦歲月中與國家重大工程同頻共振。
同學們,無論未來你們身處何地、從事何業,請始終葆有一顆“利他”之心。在工程設計中多一分安全考量,在資源開發中多一層生態敬畏,在技術創新中多一度人文溫度。將“小我”融入“大我”,才是真正的“上善”。
第四,求真似潮,探索不息。
有沒有人告訴過你:“大學很輕松,混混就過去了”?甚至有人說:“大學就像打游戲,刷夠學分、通過論文、拿齊證書,就算‘通關’了。” 但我要告訴你們:大學不是通關游戲,而是一場自我塑造的旅程。
求真知、做學問,是從“知識”到“智慧”的升華,貴在敢于發問、勇于試錯、勤于思考。面對AI技術的迅猛發展,我們都是新手,但也不必恐慌。AI能處理信息、生成答案,但唯有“人”才能提出問題、追問意義、創造價值。
屈原《天問》百問蒼穹,探尋宇宙本源;張衡制地動儀,窮究天地之理。他們的偉大,不在于擁有答案,而在于永不熄滅的好奇與探索。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愿你們不做被動的“接受者”,而做主動的“發問者”;不做知識的“搬運工”,而做思想的“創造者”。保持好奇,保持謙卑,保持熱忱——這才是真正的強者姿態。
同學們,水院精神,不在口號里,不在標語上,它流淌在一代代水院人默默耕耘的汗水里,閃耀在服務國家重大工程的腳印中,沉淀在“自強、務實、尚德、求真”的日常選擇里。今天,你們接過這枚校徽,也就接過了這份精神的接力棒。你們的每一次思考、每一次堅持、每一次合作,都將成為水院精神新的注腳。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比的不是起跑速度,而是耐力、節奏與信念。大學,是這場長跑的關鍵賽道,是連接理想與現實的重要節點。
愿你們以水為師:
學浪之自強,奔涌向前;
效水之靜深,篤行不輟;
修上善之德,潤物無聲;
追求真之潮,探索不止。
把水院精神融入血脈,化為行動,在這個偉大時代中,不負韶華,不負使命,不負家國。愿你們在強國建設的征程中書寫青春華章,在民族復興的偉業中成長為棟梁之才!
謝謝大家!
|
關于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taolaoge.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