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研究︱平頂山學院校長郭秋平在2025級研究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
http://www.taolaoge.com 2025年9月16日 來源:平頂山學院 |
|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上午好!
“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在這金風送爽、碩果盈枝的美好時節,在舉國上下依然沉浸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莊嚴而熱烈的氛圍中,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平頂山學院2025級研究生開學典禮。首先,我代表全校26000余名師生員工,向剛剛入學的73名研究生新同學,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和最誠摯的祝賀!向所有的研究生導師們致以親切的問候!
親愛的同學們,歡迎你們在平頂山學院發展最好的時候來到平頂山學院。建校66年來,學校創造了每隔二十年辦學層次就會躍升上一個新臺階的“二十年現象”,在河南省同類院校中率先實現研究生教育,事業發展再次站上新的歷史起點。學校第四次黨代會擘畫了“三步走”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戰略目標,并成功獲批河南省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正值全校上下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全面開啟“更大”“申博”新征程之際,你們作為學校招錄的第一屆研究生來到了平頂山學院。讓我們銘記這神圣的時刻,你們的人生新階段與學校研究生教育的新篇章同步開啟!
親愛的同學們,開學典禮,不僅是歡迎你們的一個儀式,更是你們研究生生涯的“第一課”。作為師長,今天,我想以“研究”為題,和大家談談“什么是研究?怎么做研究?”希望以此豐富你們汲取知識的“求學之路”,打開你們邁向創新創造的研究之門。
首先,什么是研究?現在,讓我們用研究的方法來“研究”一下“研究”這個詞的內涵和意義。
“研”者,磨也。左邊為“石”,右邊為“開”,什么意思呢?就是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研”這個字揭示了一種做事做學問的至誠心態及對精深結果的極致追求。做研究就如同工匠打磨玉石一般,心無旁騖,持守一念,以赤誠、專注與執著,反復叩擊真理堅硬的外殼,練就研磨的硬核本領。“研”字啟示我們既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的執著與堅守,還要有“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推敲與沉淀。沒有這番“研”的深耕,做事做學問就會浮光掠影,難觸本質;沒有這種“磨”的細作,結果終是淺嘗輒止,未見真章。
“究”者,窮盡也。上邊是“穴”,下邊是“九”,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個洞穴要找很多個出口。“九”在中國文化中為極數,代表多與無限。“究”字告訴我們做事做學問要追根究底、創新思路和方法,不能滿足于一方之見,要有多元的視角、發散的思維和批判的反思,深入問題的幽穴,窮盡一切走出的可能途徑,既要有“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視野與格局,還要有“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的多元與智慧。沒有這番“究”的探索,見解便如管中窺豹,錯失全貌;若無此種“窮”的多元,認知終是固于一隅,難見萬象。
“研”“究”二字合在一起,便是一套完整的方法論:以“研”的專注實現深度、精度上的突破,以“究”的探索實現思路、方法上的創新。曾經有一個中世紀神學----哲學思辨的典范問題:“一個針尖上能站幾個天使?”這個問題看似荒誕無稽,卻恰恰揭示了“研究”的本質:它既構建了極致的“研”的場域——針尖,也激發了極致的“究”的探索——天使之數。這個問題的價值不在于任何一個具體的答案(無論是“零個”、“無數個”還是“天使是非物質的,不占據空間”),而在于通往答案的無數條路徑及其所展現的思維高度。研究的真諦就在于:在限定中追求無限、于微觀中映照宏觀。研究的目的不僅是解決具體問題,更是借此突破認知局限,貼近真理本身。
那么,怎么做研究呢?
國學大師王國維用三句宋詞闡釋了古今做學問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描述的是起步階段,志向立定,明確初步的方向和目標,開始求索之路的狀態。
第二重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描述的是攻堅階段,篤行堅守,在堅韌執著中度過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第三重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描述的是頓悟后的豁然,成功地實現了質的飛躍。
這三重境界層層遞進,勾勒出一條從迷茫到頓悟的精神攀登之路,也是古今中外所有求學問、做學問的必經之路。
受這“三重境界”說的啟發,今天,我想用“五首詩”與同學們分享怎么做研究的體悟與感受。
第一首是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和詩人唐伯虎的《登山》:
一上一上又一上,
一上上到高山上。
舉頭紅日白云低,
四海五湖皆一望。
這首詩告訴我們“做研究要有積累”。做研究,先要有“一上一上又一上”的積累。你們今天坐在這里,是過去十幾年讀書積累的結果;往后做研究,更要靠“一上一上又一上”的“日日埋首”——讀文獻時逐字啃透,做實驗時反復驗證,唯有一步一個腳印地向上積累,才能最終“一上上到高山上”,收獲“舉頭紅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的視野與胸襟。那么,如何積累呢?積累的關鍵在于涵養“四識”:一要有知識。知識是人們在改造世界的實踐中所獲得的認識和經驗的總和。通俗地講,知識就是知道的認識,包括經驗和智慧。知行合一,首先要知。所以研究生階段的首要任務仍然是對知識的學習。二要有學識。學識是學術層面的知識和達到的水平。通俗地講,學識就是學到的知識。學識決定眼界,眼界影響思想,思想決定格局。要把握知識的系統性、整體性、邏輯性,努力使自己成為學識淵博的人。三要有見識。見識是接觸事物過程中增長的閱歷。通俗地講,見識就是看見的學識。見識能開闊我們的視野,拓展我們的胸襟,使我們格局更大、肩膀更寬,幫我們走正確的路,并行穩致遠。四要有膽識。膽識是膽量和見識。通俗地講,膽識就是敢實踐的見識。同學們要大膽探索,敢于創新,敢于突破思維的局限,把看法變成想法,把想法變成辦法,用辦法變成實踐實際,做能闖會創的時代新人。同學們要努力做到“四識”兼備,為最終實現“四海五湖皆一望”奠定堅實基礎。
第二首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唐代大詩人李白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告訴我們“做研究要掌握方式方法”。做研究,首先要會“質疑”,有批判精神,能發現問題。李白見“床前明月光”,從這一現象出發,生疑,“疑是地上霜”,這個“疑”就是研究的起點,它告訴我們,要學會在習以為常中發現問題,別輕信“向來如此”,多問“為什么這樣”;別滿足“表面答案”,多探求“背后邏輯”。其次,做研究,要能找到研究方法。“舉頭”和“低頭”都是方法,“舉頭望明月”是追求問題的本源,就如同查文獻、找數據、做實驗,看看“這道光”到底是什么,從哪里來,為什么是這樣,“望明月”讓我們看清了事物的客觀本質;“低頭思故鄉”是錨定自身,想想“我有什么基礎”“我還缺少什么”“我能從哪兒切入”,“思故鄉”賦予研究獨特的主觀價值和個人視角。這一“疑”、一“舉頭”、一“低頭”,最終實現了從“疑問”到“探究”再到“省察”的飛躍。同學們再想一想,在大家習以為常地沉浸在《靜夜思》的“鄉愁”思緒時,我們卻另辟蹊徑,總結出這一“疑”、一“舉頭”、一“低頭”的研究之道,而這恰恰就是做研究的一個獨特視角。
第三首是北宋大文豪蘇軾的《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告訴我們“做研究要跳出問題看問題”。做研究往往始于一個具體的切入點,不同的視角會有不同的發現,帶來不同的認知。視角的選擇很重要,在山中看和在山頂看,看到的風景大相徑庭。要警惕“身在此山中”的局限,避免出現“不識廬山真面目”,陷入以偏概全、用局部替代全局的誤區。有了全局觀,才能使我們在特定的研究視角下,既能夠“鉆進去”深入探究,還能夠“跳出來”看看研究方向有沒有偏離?是否處在前沿?達到了什么樣的高度?這樣,我們的研究才能既抓得住“細節的針”,又拎得清“整體的線”。
第四首詩是唐代文學家、思想家和詩人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這首詩告訴我們“做研究要耐得住寂寞”。寂寞出真知,寂寞出洞見。做研究就要耐得住“寒江獨釣”的寂寞。學術探索往往是一條孤獨而清冷的路,沒有“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般的沉寂心境,沒有“孤舟蓑笠翁”般甘于寂寞、獨立思考、堅韌執著、艱辛探索的精神,很難做出真正有價值的研究。如果心浮氣躁、急于求成,指望“速戰速決”,恐怕連“針尖上的天使”都難以看清,更何談看清針尖上究竟立著幾個天使?!
第五首是清代詩人張維屏的《新雷》:
造物無言卻有情,
每于寒盡覺春生。
千紅萬紫安排著,
只待新雷第一聲。
這首詩告訴我們“做研究要順應規律、與時代相契合”。寒冬將盡,萬紫千紅的萬物早已準備就緒,只等那一聲春雷喚醒。做研究同樣需要順應規律、與時代同頻共振。“形勢比人強”,那聲“新雷”就是時代的聲音,時代的號角。所有研究問題都是為了解決現實問題——即使是研究古今中外,也是為了回應當下的關切。因此,做研究要緊扣學科前沿、貼近現實需求、關注經濟社會發展熱點難點問題。“造物無言卻有情,每于寒盡覺春生”,正是順應了寒暖交替、自然更迭、生命萌發的內在趨勢。而在“新雷”光顧之前,我們要“安排著”屬于我們自己的“千紅萬紫”,這包括扎實的知識儲備、清晰的邏輯思維、嚴謹的研究方法、流暢的表達能力等等,這樣,才能在新雷響起時順勢而出,綻放出屬于我們的色彩斑斕。
親愛的同學們,言有盡,意無窮,今天的點滴分享,僅作為助力你們開啟研究之門拋出的一孔之思、管窺之見。未來可期,期待你們收獲研究的累累碩果!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生逢其時,成長于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最好時代;你們恰逢其勢,求學于平頂山學院開啟“三步走”建成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新征程的最好時候。希望你們在最好的時代、最好的時候,成就最好的自己,以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研究”實踐,為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為我們國家早日建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謝謝大家! |
關于平頂山學院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taolaoge.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