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南京師范大學校長華桂宏在2025級本科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弘揚優良傳統 勇赴時代之約 |
http://www.taolaoge.com 2025年9月13日 來源:南京師范大學 |
|
親愛的2025級新同學們、老師們,各位高中校長代表和實踐育人協同培養單位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九月晴空澄澈遼闊,青春南師生機勃勃。今天的開學典禮,我們共同見證5839名本科新生和558名留學生同學懷揣夢想、來到南師,開啟嶄新的求學篇章。感謝你們信任南師、選擇南師、加入南師!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對你們的到來,表示最熱烈的歡迎!6號的報到日,在火車站、隨園和仙林校區,不僅遇到了各位新同學,還有陪伴你們成長、支持你們學習的家人,你們進入南師,也離不開他們的多年付出。在此,我也代表學校,向辛勤培育你們的父母和親友,致以最誠摯的感謝!你們的成長,更離不開一路關心和教導你們的老師和實踐育人協同培養單位的支持,今天是第41個教師節,我們特意邀請了10所“雙高協同育人”的高中校長和8位實踐育人協同培養單位的代表。多年來,你們為南師輸送了一批批優秀學子,協助我們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學生。在此,我提議,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向來到現場的高中校長和實踐育人協同培養單位代表以及全體教師,致以教師節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你們傳承百廿,共赴一場南師之約。從1902年三江師范學堂的篳路藍縷,到如今“雙一流”建設如火如荼,你們是百廿南師最年輕的力量,也是學校建設“特色鮮明 有國際影響的一流大學”的最新動能。百廿南師,有著與生俱來的師范基因,生生不息的紅色血脈,嚴謹求實的治學風骨,立德樹人的育人初心。在教育報國和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書寫了不朽的篇章。進入南師門,成為南師人,希望你們在百廿歷史的厚重滋養下,續寫南師的新輝煌。
你們跨越山海,共赴一場青春之約。同學們中,最遠的是來自智利的伊秋楊同學,追隨姐姐的學習步伐,飛越近2萬公里來到南師。今年新生中,年齡最小的僅16歲,蓬勃的少年,希望無限。今年,文學院和麥考瑞學院的新生中,錄取了三對雙胞胎,并且在相同的專業,祝賀他們!今天是麥考瑞學院第一次在開學典禮亮相,麥考瑞學院是南師歷史上第一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麥考瑞學院的同學們,校史上將有一個永遠屬于你們的第一!
今天是開學典禮,同時也是南京師范大學123周年的校慶日,也恰逢在座8位同學的生日,祝你們生日快樂!愿你們與學校同輝,共同成長!你們當中,還有一些同名同姓的緣分在南師大相遇,分別是6個“李想”、6個“劉暢”和3個“錢晨”。在此,請允許我借用這些同學的名字,祝愿所有2025級新生生活理想、學業流暢、前程似錦!
你們肩負未來,將赴一場時代之約。同學們,你們生于國家崛起之時,長于民族復興之際,學于科技革命浪潮奔涌之途。人工智能正在重塑世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演進,這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持續創新的時代,也是一個呼喚擔當、成就夢想的時代。生逢盛世當不負盛世,進入大學,來到南師,如何順應時代大勢,肩負起你們這代人的時代使命?今天的開學典禮,我想借校訓與大家共勉。
“正德厚生 篤學敏行”,校訓凝聚著百廿南師積淀的優良傳統,蘊含著我們的價值追尋與歷史實踐,激勵著一代代南師人接續奮進。作為最年輕的南師人,希望你們傳承和弘揚校訓精神,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不負時代。
一是希望你們,以“正德之我”耕耘時代沃土,做“心懷家國”的筑夢人。正以養德,德行天下,我們就是要勤修大德,心懷家國。南師始終與國家同頻、與時代共振。抗戰時期,中國現代幼兒教育奠基人陳鶴琴先生率師生輾轉西行,于烽火之中守護文明火種,以教育之力抗擊外侮,寫下“教育救國”的感人篇章。暑假熱映的《南京照相館》中,百姓們在吉祥照相館避難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在88年前,南師大隨園校舍,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庇護了上萬名平民婦孺,厚生大愛永載史冊。進入新時代以來,面對基礎教育的需要和國家的委托,我國著名德育專家、教科院魯潔教授,以超過80歲的高齡出任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統編教材總主編,懷著對國家和民族的特殊情感,歷時7年傾盡心力。《道德與法治》統編教材如今為全國1.5億名以上中小學生所使用,并獲評首屆“全國優秀教材特等獎”。服務國家、奉獻人民,南師人始終以實際行動踐行“正德”精神。希望同學們主動將小我融入大我,愿你們在挺膺擔當的鏗鏘腳步中,在心系家國的無悔奉獻里,書寫不負青春、無愧家國的時代篇章。
二是希望你們,以“厚生之我”勇立科技潮頭,做“敢為人先”的探索者。南師校訓最獨特之處就是吳貽芳老校長提出的“厚生”二字,“厚生”是指當我們幫助他人,奉獻社會,我們的生命將變得厚實。何以助人,何以奉獻?必須依靠科技與人文。“科學和文學的交融不僅能開拓人類的認知邊界,更能豐富人類的精神家園。”今年7月,學校成立科學和文學創意高等研究院,致力于打破學科壁壘,推動科技與人文深度融合。假期中,多支學生團隊深入一線,開展數字化計量碳匯、AI賦能非遺保護、開發科普課程等實踐項目,設計《你好,AI》系列課程啟蒙人工智能教育,以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技術繪制生命教育繪本,用熒光光譜儀拆解光學奧秘。同學們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創新成果,讓冰冷的機器算法散發人文溫度,讓程式化智能服務滿足個性化情感需求。同學們,當下科技革命如火如荼,但真正的競爭力,從來都不是你會使用多少AI工具,而是你能用AI知識和技能解決多少人類所面臨的問題。面對科技的浪潮,希望同學們既要有科學家的敏銳洞察力,也要有工程師的攻堅匠心,更要有接地氣的情感關懷,我想,這也是新時代南師大“厚生”精神的關鍵所在。
三是希望你們,以“篤學之我”錘煉過硬本領,做“堪當大任”的棟梁材。“學而不思則罔”,故需篤學,要扎實地學習知識,提升素質,增強能力。更要知行合一,鍛造真本領,解決真問題。我們的副校長黃和院士,多年來深耕微生物資源開發及生物基化學品制備研究,矢志從源頭解決國內發酵產業“卡脖子”難題,建立了具有我國地域特色、總數達兩千多種的特殊微生物資源庫。基于黃和院士在該研究領域巨大的國際學術影響力,今年8月,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專門邀請黃院士專題介紹合成生物學領域研究成果;9月3日,黃和院士以及張連紅副校長受邀在天安門現場觀看閱兵儀式。這是南師的驕傲,為他們點贊!南師有拼搏的老師,更有孜孜不倦學習和奮斗的同學們。化科院2021級丁唐婧同學,多個假期連續堅守實驗室,她用催化劑的敏銳捕捉機遇,以放熱反應的赤誠傳遞能量,成為實驗室里的追光者,本科期間不僅發表六篇SCI論文,同時被保送研究生,繼續科研之路。同學們,真正的棟梁之材,必然以深厚學識為根基。學校在“特色鮮明 有國際影響的一流大學”建設征程中,將為大家提供更多國際前沿平臺。希望你們珍惜韶華、沉心鉆研,在“篤學”中積累扎實學識,在持續探索中鍛造創新力量,努力成為具有中國靈魂、全球視野的棟梁之材。
四是希望你們,以“敏行之我”扛起使命擔當,做“矢志前行”的奮斗者。“敏行”,意味著始終堅持,充滿激情與豪情,永不懈怠、永不倦怠,是腳踏實地、服務家國的奉獻擔當。南師人始終用腳步丈量山河,以實踐回應時代。帕米爾高原上,有來自南師的課桌筑夢人。地科院2024屆畢業生董欣同學,畢業之際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懷揣教育夢想,主動奔赴新疆阿圖什市格達良鄉支教,并擔任南京師范大學衛國戍邊青年志愿服務隊隊長,扎根邊疆、播種希望,用行動詮釋著“祖國的需要,就是南師青年的選擇”。聯合國的舞臺上,活躍著南師青年的身影。外國語學院2022級本科生任思睿同學,歷經層層選拔,作為中國大陸唯一得到聯合國全額資助的青年代表,參加第68屆聯合國麻醉品委員會會議,并被推選為世界青年代表,在大會上發表聯合宣言。2023級研究生郜奕晗同學,發揮專業優勢,入選“中國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務計劃”,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擔任了6個月的報告助理。她們用行動,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彰顯了南師青年的智慧和風采,為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貢獻了青春力量。希望同學們既讀萬卷書,亦行萬里路,主動深入基層、服務社會,在“敏行”中厚植家國情懷、踐行青年使命,真正成長為有擔當、有溫度、有作為的時代新人。
同學們,從此刻起,你們正式成為南師人。愿你們始終秉承“正德厚生 篤學敏行”的校訓精神,在未來大學生涯中,以南師為舟,以理想為帆,以奮斗為槳,勇立潮頭、奮楫爭先,弘揚優良傳統,勇赴時代之約,創造美好未來!
謝謝大家!
|
關于南京師范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taolaoge.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