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立心向遠,篤學力行︱遼寧理工學院校長邵良杉在2025級新生開學典禮暨軍訓總結大會上的講話 |
http://www.taolaoge.com 2025年9月13日 來源:遼寧理工學院 |
|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齊聚校園,隆重舉行2025級新生開學典禮暨軍訓總結大會。首先,我代表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向來自五湖四海的2518名新同學致以最熱烈的歡迎!向圓滿完成本次軍訓任務的部隊官兵,致以最衷心的感謝!向辛勤培育同學們成長、給予遼寧理工學院信任與支持的家長及老師們,致以最誠摯的問候!
一、薪火相傳:遼理工的“成長路”,與你們同行
二十六載櫛風沐雨,遼寧理工學院已從起步探索,穩步成長為以工學為特色、多學科協同發展的本科高校。學校始終堅守“立足錦州、服務遼寧、面向全國”戰略,緊扣地方經濟社會需求、主動對接國家戰略方向,深耕應用型人才培養,聚焦“校企協同育人”,踐行“適應數字經濟,培養‘三化’技術型人才”使命。近兩年,學校明確“兩點一鏈”為發展目標——以碩士點申報搭建科研與為人才培養高地,為學子提供更高層次成長平臺;以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點筑牢專業質量保障線,確保人才培養標準化、高水平;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為產教融合核心載體,推動專業鏈、創新鏈、知識鏈、人才鏈與產業深度契合,為地方發展注入堅實人才與技術動能。目前,學校設有33個本科專業,新能源智能汽車、智能制造等新工科專業占比超80%,獲批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共38門;省級校際合作項目12項、省級教改立項57項,攬獲省級教學成果獎6項;畢業生去向落實率超93%,位居省內同類院校前列。同時,學校擁有校級科研平臺6個、錦州市重點新型智庫2個及校企合作產業學院7個,相關優勢專業已躋身民辦高校前列,2024年更成功獲批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可以說,你們選擇遼寧理工是你們一生最正確的選擇,學校保證不會辜負你們及家長的期望。
二、新程啟航:遼理工是你們逐夢的“新起點”
祝賀各位新同學闖過升學難關,成為遼理工的一員!或許你們曾為成績忐忑、對未來迷茫,但此刻請放下顧慮——能站在這里,本身就是對自己的最好證明。請記住:遼理工從不看“過去的標簽”,只愿陪大家書寫“未來的答案”。
校園教室中,薛其坤、袁隆平兩位科學家的故事始終激勵著我們:薛其坤從放牛娃到清華大學副校長,考研三次、讀博七年,終成中科院院士,最年輕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袁隆平院士始于中專,卻扎根稻田一生,用研究解決無數人溫飽。他們起點非“頂尖”,卻以執著實干書寫傳奇。在遼理工,也有許多從平凡走向卓越的學長學姐:應用技術學院徐將燦,專升本考出691分位列全省第二;網絡工程專業鄭祥鈺,從專科起步五年磨一劍,考入“雙一流”高校青海大學讀研;還有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劉巖、走進哈工大科研一線的博士吳承偉、成為渤海大學學術新銳的張林闖。他們曾和你們一樣在操場練隊列、在圖書館啃書本,最終以勤奮與堅持,活成了自己期待的模樣。今天的你們,同樣擁有無限可能。
三、規劃未來:在時代坐標中定位人生方向
大學是人生的重要轉折點,是從汲取知識到錘煉能力的關鍵躍升期。學校為同學們精心打造了多元化成長路徑,助力每個人綻放獨特光彩。從現在開始確立目標、做好規劃,大學時光將會更加充實而有意義。
方向一:深耕學業,升學進階。如果你有志于學術研究、繼續深造,就要從大一開始學好數學、英語打好基礎學科根基,做好知識儲備。剛才優秀校友為大家做了很好的分享。學校建有完善的考研輔導體系,近兩年已有百余名學子成功考入高校繼續深造;針對高職學生專升本需求,學校也提供專業指導支持,助力大家實現本科學歷提升。
方向二:投身公職,服務家國。若有志報考國家公務員,會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漢語言文學等專業方向與公考需求高度契合,建議提前做好知識儲備,為服務國家、奉獻社會做好準備。如果你有慕宗愨之長風,心懷國家,有志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可參加學校的雷鋒班,僅去年我校就有85名學子攜筆從戎。
方向三:錘煉技能,優質就業。若希望入職國家電網等優質企業或加入500強企業,學校開設的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會計學等專業與招聘需求高度匹配,近兩年已有多名同學成功入職對應企業。多年來,學校緊跟行業發展優化專業設置,著力打造新能源智能汽車領域工程師培養基地,汽車服務工程、新能源汽車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專業的畢業生,深受地方企業和用人單位的青睞,剛才企業代表給大家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方向四:扎根基層,建功立業。學校2018屆畢業生劉小稚同學,2019年參加“三支一扶”計劃,成為扎根基層的杰出代表;學校鼓勵大家參與“西部計劃”“特崗教師”等志愿服務項目,倡導學生腳踏實地,以行動踐行理想,讓青春汗水在基層揮灑。
四、腳踏實地:理想需“一步步行動”來澆灌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學校堅持“課堂連著車間、教學跟著生產走”的理念,推行“3+1”校企聯合培養模式,共建40個“定制班”、110余個實習實踐基地,就是要讓同學們不僅“學懂”知識,更要“會用”本領,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要知道,知識唯有轉化為能力,才能真正決定未來;而能力的提升,離不開學習、創新、實踐、溝通等多方面的錘煉。
在此,我向同學們提出三點期望:
第一,要勇于探索,敢于創新。多進實驗室摸索設備、多去企業實習熟悉場景、多參加學科競賽錘煉本領。學校大力支持大家以賽促訓、以賽促學,僅在2024年,學生榮獲各類創新競賽獎勵1472項,包括國家級獎項102項,省級特等獎7項、一等獎164項、二等獎349項。學校39次被遼寧省教育廳評為優秀組織單位,131人次教師獲評優秀指導教師。我校學生更是在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榮獲國家級二等獎,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室外智能駕駛挑戰賽兩次斬獲國家一等獎。
第二,要持之以恒,厚積薄發。從堅持出早操、認真上晚自習做起,積極參與社團建設、文藝展演、文化創作、科技活動,在小事中培養習慣——把“勤奮”當日常、把“自律”當標尺,每天進步一點,長期積累必有收獲。
第三,要堅守初心,矢志前行。北海雖賒,扶搖可接;面對選擇不迷茫、遭遇挫折不退縮,在堅持中錘煉毅力,在實踐中找準自我,始終記得出發的方向,朝著目標穩步前行。請記住:“今天埋下的每一粒種子,明天都會長成支撐你的大樹”。唯有當下腳踏實地,未來才能真正成為能扛事、能干事的“棟梁之材”。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勢不可擋,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必將勝利”。同學們,站在科技革命與民族復興的歷史節點,希望你們以今天為起點,秉承“尚德明理、精工致用”校訓,傳承學校“敢為人先 無私奉獻”英雄精神,以知識武裝頭腦,以能力成就未來,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征程中,勇擔時代使命,綻放青春光彩!
最后,祝愿2025級新同學們在遼寧理工學院學有所成、不負韶華!
|
關于遼寧理工學院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taolaoge.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