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心系家國 深扎人民 探索未知︱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許銳在北京舞蹈學院2025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
http://www.taolaoge.com 2025年9月12日 來源:北京舞蹈學院 |
|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年,是一個具有特別意義的年份。剛剛過去的9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激勵我們傳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團結奮斗!
在這一承載著歷史與光榮的時刻,學院迎來了你們——363名本科新生,154名研究生新生,以及來自全球15個國家的37名留學生。你們的到來,為擁有71年辦學歷史的北京舞蹈學院再次注入新的蓬勃力量。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學校歡迎你們的到來,祝賀大家開啟人生新的篇章!
同學們,接下來的幾年里,你們在北舞的學習時光,就是在為將來的接力奔跑積蓄力量,在這里,我提三點希望與大家共勉。
第一,愛國愛校愛舞蹈,以報效國家為價值追求。“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作為“北舞人”,要立高遠的天下觀、國家觀、文化觀,立“推動文化繁榮、增強文化自信”,用舞蹈語匯講好中國故事,推動強國建設的志向。在北舞,從1954年建校至今,一代代北舞人始終踐行著“永遠聽黨話、跟黨走”,與共和國同行、與改革開放同步、與新時代同頻的辦學使命,也素有直接服務國家重大演出任務的職責和榮耀。在剛剛結束的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重大活動的服務保障上,大家親眼見證了國家舞臺上的北舞力量。近400名師生精湛完成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文藝晚會《正義必勝》及招待會演出,十余名師生參加上合組織文藝演出《共創未來》,可以說,北舞以近一半的擔當貢獻,充分展現了學校服務重大使命的卓越貢獻與不可替代的專業價值。《正義必勝》中,從序幕到五個主體篇章、再到尾聲的所有17個節目中都有北舞參與。這些天,大家也看到了各類宣傳報道,我們都發自內心地感到驕傲。從總導演到視覺總監、分場執行導演、編導團隊、節目領舞,再到各大院團的演職人員,中間大部分的骨干力量都是北舞的師生和校友。天安門廣場上的肖向榮導演,人民大會堂里的周莉亞、韓真導演,天津梅江會展中心的沈晨導演,全部出自北舞。北舞有幸在國之盛世中以自己的專業能力,向黨和國家,向世界和人民匯報,書寫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勢不可擋”的磅礴之音,也讓我們成為了民族進步自強不息、中華兒女勠力同心、祖國繁榮昌盛的參與者和貢獻者,“北舞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了對國家與民族最深沉的熱愛,是一支信念堅定、可堪重任、能打勝仗的“文藝尖兵”。排演期間,優秀學生遞交了51份入黨申請書和24份入團申請書,105名團員遞交轉正申請。這份榮耀的背后,是北舞學子們的付出與堅守,我們看到有青年舞團的演員和多名同學在排練當中遭遇傷病和疼痛,但是他們以身作則,咬牙克服,依然不掉隊的堅持到最后;有的同學在大刀舞中被道具劃傷了手臂,打完破傷風針后,老師們問他需不需要休息的時候,他說,要陪著兄弟們“血戰到底”;有的同學在節目中飾演雕塑,為了更加逼真的效果,演員們從頭到脖子都是丙烯顏料,從上午11點到晚上11點排練結束,顏料順著汗水流入眼睛,但作為雕塑的他們依然堅守。從5月22日接到任務,到9月3日接受人民的檢閱,這105個日日夜夜里,老師同學們的喜怒哀樂、還有學生們的傷病苦痛,實際上都看在我們眼里、疼在我們心里,但更讓我們在北舞學子的身上看到了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的生動實踐。2025級新生們,你們也將是這份崇高使命的接力者,因為在北舞,“祖國榮譽高于一切”從來都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你們未來學習生活中對黨和國家、對人民最有力的表達,最鏗鏘的行動。
第二,為人民而舞,以服務人民為青春注腳。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這篇重要講話與80多年前的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精神一脈相承,是每一名文藝工作者的精神指引和行動指南。總書記強調,“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這些諄諄囑托,也是有著延安魯藝紅色傳承的北京舞蹈學院的辦學方向,學校也不斷將“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轉化為“為人民而舞”的生動實踐,創作和積淀了一大批謳歌時代、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作品。就在今年,學院與國家大劇院聯合出品的首屆“大戲看北京”的開幕作品,舞劇《楊家嶺的春天》赴上海參加了第十四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評獎。出征前夕,劉嵐書記帶著主創團隊和演出師生,在北京藝術中心的排練現場進行了一次生動的集體黨日活動,帶領大家一起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委托中央組織部負責同志向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游本昌轉達的勉勵和問候,以及給田華等8位電影藝術家的回信內容,勉勵全體參演師生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為指引,堅持“人民至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那場學習的畫面我至今印象深刻,大家在楊家嶺寶塔山的舞臺背景前,沿山坡布景而坐,就像坐在延安高高的黃土坡一樣。那一刻,仿佛夢回延安,舞臺是課堂,歷史在眼前,延安文藝精神在演繹與傳承中,被賦予了新的生命。排演的老師和同學也進行了交流發言,他們講得比跳的還好,讓我內心深受觸動。就像劇中的藝術家一樣,作為一名真正的藝術工作者,需要完成從“文藝工作者”到“藝術家”、再邁向“人民藝術家”的跨越,需要將自身的藝術追求與人民需求緊密結合,像戴愛蓮、吳曉邦、陳錦清先生那樣,將對人民的深情注入舞蹈之中,用藝術傳遞信仰與溫度。2025級新生們,中國人民偉大的創造精神、奮斗精神、團結精神和夢想精神,需要你們不斷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服務人民”,需要你們在廣袤的土地和火熱的實踐中邁出堅定的步伐,只有這樣,你們的藝術之路才能灌注生機、根深葉茂、不斷攀登。
第三,人機共舞,以創新突破為學習動力。前兩天,習近平總書記向2025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致賀信,他提到“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迭代演進,正在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重塑全球產業格局。中國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治理,積極推動人工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當前,藝術與科技的融合成為了時代課題,也成為了擺在高等藝術院校面前的機遇和挑戰,今年暑期,北京舞蹈學院聯合光谷東智、松延動力兩家機器人公司參加了首屆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大秦俑和小英歌摘得“一金一銀”的優異成績,大秦俑還即將登上時尚雜志,出道很快,成名很早。大家似乎感覺他們還沒有那么靈活,他們的舞動還遠遠達不到人類舞者的高度,機器人工程師們有一個形容,說他們今天的舞蹈就像“被蒙著眼睛的2歲的小朋友在跳舞”。但我想告訴大家,一個“小朋友”都會成長。機器人舞者邁出的每一小步,都是人類探索未知、突破未知的巨大進步,其背后是海量數據和舞蹈語義標注的支撐,是精密算法和強大算力的驅動,在人形機器人這一“具身智能”的重要載體上,舞蹈將成為檢驗其協調性、表現力和交互能力的終極場景。也有人問,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藝術是否會褪色?舞蹈是否會被替代?我想把這個答案留給你們,留給同學們自己去尋找。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科技助推下的新質生產力將催生新的文化生命體、產生新的藝術樣式,舞蹈的人文情懷和審美意蘊將為科技注入溫度,當藝術的情感與科技的力量結合在一起,當“最美的舞蹈與最好的數據”結合在一起時,我們將共同創造一個人機共生富有創造力和生命力的時代。2025級新生們,你們正處在一個未來已來、唯變不變的時代, 也對你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傳承好中國舞蹈教育幾代人光榮的傳統和文化根基,更要敢于試錯、開掘新知、探索未知,勇于突破已有的思維框架,帶著好奇心和創造力,讓藝術與科技、與健康、與文旅、與美育等等領域的交叉創新擦出更好的火花。
同學們,從今天起,“北舞人”這個飽含著以舞報國、服務人民、矢志創新基因的名字,將伴隨你們一生,成為你們最厚重的精神底色。你們就是新時代的北舞青年!時代總是把歷史責任賦予青年,你們面前是氣象萬千的盛大舞臺,是一片前所未有的廣闊天地,希望你們心系家國、深扎人民、探索未知,乘時代之風,在最美好的青春年華中譜寫最絢麗的人生篇章。
謝謝大家!
|
關于北京舞蹈學院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taolaoge.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