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烙印︱北京郵電大學校長徐坤在2025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演講 |
http://www.taolaoge.com 2025年9月12日 來源:北京郵電大學 |
|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上午好!在這個秋高氣爽的美好時節里,我們隆重舉行2025級新生開學典禮,共同迎接來自五湖四海的莘莘學子。4149名本科生、4851名研究生的到來,為這所擁有七十年輝煌歷史的高等學府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首先,我代表學校,向同學們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向一路陪伴、教導與支持你們成長的父母、親友和師長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同學們,有句話是這么說的,“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我想,一定是特別的緣分,讓我們彼此選擇相識、跨越山海相遇。
——此時此刻,有一份屬于兩個人“妙不可言”的緣分,叫作“原來就是你”。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的兩位“楊紫越”同學,你們的相遇如同精密計算的牽引,優秀的你們不僅同名同姓、來自同城同區,更是以相同的高考分數選擇了相同的專業志向。這份特殊的緣分是驚喜,更是期待。未來的日子里,希望你們用青春的“雙重奏”奏響守護國家網絡安全的奮進樂章。
——此時此刻,有一份屬于22名同學“喜上加喜”的緣分,叫作“雙倍祝福你”。今天是開學日,也是劉佳軒、鄭皓、邱麗敏等22名同學的生日。開學與生日撞個滿懷讓人倍感獨特,畢竟這可是連許愿都要兼顧學業與成長的限定時刻啊!這是時光為大家悄然送來的禮物,也是學校為你們精心編織的祝福。加油,向著新的一歲和新的學期出發吧!
——此時此刻,有一份屬于1780名同學“再次遇見”的緣分,叫作“依然選擇你”。漫漫求學路上,選擇繼續攻讀本校研究生的你們將未來的憧憬和成長的信任再次交給了北郵。新的起點,學校愿與你們一道向新而進、向高而攀、向遠而行,共同書寫這場雙向奔赴的美好重逢。
——此時此刻,更有一份屬于在座全體北郵人“接續傳承”的緣分,叫作“終將成為你”。今年是北郵建校七十周年,當你們懷揣著對未來信息科技的向往而選擇這里,當歷經七十載歲月沉淀的北郵遇見青春正好的你們,這一切不僅是緣分的巧妙安排,更是北郵人接續奮斗的驕傲傳承。從今天起,“信息黃埔”的接力棒將交至你們的手中,希望你們踏著這一特殊的時間節點,在“網絡強國、網信報國”的新征程上跑出人生新的更好成績。
歷史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予我們以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七十年風雨兼程,七十年砥礪前行,從1955年誕生于新中國郵電事業起步的澎湃浪潮中,到如今矗立于信息科技革命的時代潮頭上,北郵的建設與發展始終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與時代進步同頻共振,北郵人用一個個“首創”與“第一”挺起了國家信息通信事業的脊梁,譜寫了一曲教育強國、科技報國的逐夢贊歌。七十載春秋,不僅是一段時間的刻度,更是一道深刻的烙印。這一印記一經刻下便難以磨滅,它起初可能源于一次相遇、一種環境、一段經歷,但最終會內化為一種精神、一種氣質、一種追求。
同學們,一所優秀的大學,最寶貴的財富是學生,最持久的力量是她賦予其學子的寄托著共同價值追求的成長烙印。今天的開學典禮,學校精心安排了佩戴校徽的莊嚴儀式,佩戴校徽的過程正如成長烙印的鑄就與呈現,此時此刻“北京郵電大學”不僅是一個身份的象征,還是一種責任的傳承,更是一份人生的思考。在這個具有承前啟后歷史意義的年份里,借此機會,我想以學校校名英文縮寫“BUPT”四個字母為脈絡,與大家交流一下這份北郵烙印里的成長啟迪。
首先是B,即Brilliant,希望大家做基礎扎實、睿智進取的北郵人。信息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但萬變不離其宗,扎實的基礎才是一切創新的源泉。只有打牢學與做的基礎,才能在未來技術變革中把握先機,才能在面對未知挑戰時從容應對。“厚基礎、重實踐”是北郵一直以來的辦學傳統。我國著名微波通信與光纖通信專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學校名譽校長葉培大先生曾說:“忽視基礎將永遠落后。培養創新能力,一定要勤奮刻苦,鍥而不舍”。在狠抓基礎、系統訓練的嚴格要求下,勤學不怠、下得苦功、根基扎實成為北郵學子的普遍寫照。許多校友在回憶大學生活時,往往都會提到在基礎理論課上投入的“苦功夫”和在實驗實訓一線經歷的“真磨礪”,這些看似艱苦的沉淀與錘煉,實則是北郵教育最堅實的底色,它不追求短期的熱鬧與浮華,而是努力將重視專業根基、崇尚實踐探索的精神,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學子的思維習慣與成才基因中。
同學們,科學探索的本質是不斷突破已有的框架與結論,奮力追尋新的方向與答案。我們挑戰未知、攻堅克難的底氣,根本還是來自扎實的知識根基與過硬的技能儲備。希望大家始終保持對未知前沿的好奇、基礎知識的敬畏和動手能力的重視,要耐得住性子,勿浮躁;俯得下身子,不取巧,學著在“慢”一點的節奏中求得“一等真學問”、練就“不二真本領”、走好“堅實人生路”,將學理精深和篤行精湛鑄就為大家最鮮明的專業烙印。
第二是U,即Understanding,希望大家做開放包容、視野宏闊的北郵人。去年的諾貝爾三大科學獎項中,兩大獎項與人工智能研究相關,先是物理學獎頒給了曾獲圖靈獎的機器學習先驅,緊接著化學獎也將一半頒給了“程序員”。新的研究進展不僅展現了人工智能與基礎科學交融迸發的驚人力量,更向我們呈現了突破邊界、交叉融合所能夠帶來的無限可能。當前,學校張平院士及其團隊在全球率先揭示了經典信息論與語義信息論之間的相互關系,基于智簡理念打造了語義通信的全新范式,創新性地提出了通信與智能交叉融合的技術體系——ComAI,在北郵校園搭建了全球首個面向6G通信與智能交叉融合的外場試驗網,為打造更具技術領先性與環境適應性的全球網絡生態系統作出了北郵新貢獻、提供了中國新方案。
同學們,正如ComAI技術體系所揭示的,未來的科技創新不再是單一領域的孤立突破,而將成為一種在多元碰撞中催生新可能的深刻實踐,跳出專業“小領域”的融合“大思維”,將成為定義未來創新的關鍵特質。希望大家在精進專業深度的同時,更要學著在拓寬人生廣度中啟迪新思。要記得,緊跟科學前沿固然能讓你起步更快,但洞察社會萬千、心懷人文關切、理解復雜關聯,才會讓你走得更遠。大學時光珍貴而集中,莫將自己囿于自我的舒適邊界和專業的方寸課堂,要邁開步伐、打開思路,擁抱因連接而豐盈無限的未來,將跨界融合和全球視野內化為大家最鮮明的格局烙印。
第三是P,即Passionate,希望大家做堅守初心、滿懷熱愛的北郵人。熱愛,是一切堅持的源泉。北郵自建校之日起,血脈中就流淌著因熱愛而執著向前的力量。大家要知道,“郵電”二字不只代表著“傳郵萬里”的專業技術領域,更象征著聯通千家萬戶、支撐國計民生的“家國命脈”。這份事業里始終沉淀著一股“崇尚奉獻、追求卓越”的執著之愛,也始終承載著一份“國之所需、吾之所向”的擔當之愛,它驅使著無數北郵人在自己專注的領域里不斷攀登高峰、創造佳績。2022年,幾位剛剛入校的大一新生懷著對“智能技術能否輔助編程學習”的好奇組建了“北郵碼上初發創新創業團隊”。三年來,他們用技術編織夢想,將熱愛凝刻在一行行代碼上,把專注投入于一次次迭代中,不僅解答了入學之初的“小好奇”,更開拓了一方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的“新天地”。如今,該團隊自研的“碼上”、“初發”等智慧教育應用已成為覆蓋國內外500余所高校的“明星產品”,不僅收獲了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總決賽金獎,更作為全球八大展示案例之一,在世界慕課大會亮相,為中國教育走向世界舞臺貢獻了北郵青春力量。
同學們,“熱愛”不是一種軟性的浪漫想象,而是一種“硬核”的內驅動力,它能讓一個人在無人要求時主動精進,在遇到挫折時保持韌勁,在枯燥重復中發現樂趣,在追尋夢想中領悟擔當,最終形成他人無法輕易復制的獨特優勢。希望大家珍惜大學時光,努力在北郵這方知識交匯、創新涌動、智慧閃耀的天地里勇敢嘗試、大膽實踐、盡情體驗,去追尋一份因選擇而怦然心動、內驅使然、使命如炬的“熱愛”,將強國有我和矢志追求沉淀為大家最鮮明的情感烙印。
最后是T,即Transformative,希望大家做求新求變、不被定義的北郵人。當前,人工智能的加速演進改變著我們對智力、教育、生產等概念的傳統定義。可以預見的是,人工智能帶來的變革之一,是能夠將人類從繁瑣的知識記憶和重復的制式工作中解放出來,從而為更大程度的“啟智”提供了可能。這也預示著,未來一系列不被定義且人工智能難以企及的“軟技能”將變得愈發重要,例如價值判斷力、情景想象力、問題描述力、情感理解力、邏輯思維力,等等。這些能力甚至可能會成為人類智力與創新水平新的衡量標準。換句話說,人工智能猶如一次技術性篩選,會淘汰那些偏重重復流程和特定任務的制式化思維,也會放大那些敢于質疑、擁抱多元的創造性智慧。
同學們,面對人工智能帶來的沖擊,未來的挑戰不在于證明人機之間誰更聰明,而在于我們是否能夠學會與機器智能共存,并利用它來成就更有價值的自己。近年來,學校高度重視人工智能與教育的融合發展,正在深入推進未來教師、未來課堂、未來學校和未來學習中心建設,探索打造“無邊界大學”,目的就是希望能夠給同學們提供一個更好滿足個性志趣、激發創新潛能、培養高階能力、涵育綜合素養的成長新平臺新空間。希望大家積極擁抱技術創新與人生成長融合的“新范式”,讓求知跨越校園的圍墻,在廣闊的數字世界中博采眾長;讓成長超越標準的答案,在創新的無限疆域里突破自我,打破被學科、專業、行業、評價等“定義的人生”和“設計的未來”,做一個更具適應性、創造力和幸福感,更加自信的時代新人,將創新突破和內外兼修錘煉為大家最鮮明的能力烙印。
同學們!
“BUPT”四個字母代表的四重烙印不是割裂的,而是一個相互支撐與促進的有機整體。七十載薪火相傳,一代代北郵人憑借扎實的專業基礎,在信息科技領域里深耕不輟;憑借宏闊的格局視野,在服務社會發展中碩果累累;憑借不變的熱忱初心,在強國報國的路上捷報連連;憑借主動的破局勇氣,在時代變革浪潮中勇立潮頭,這正是四重烙印的最佳詮釋。如今大家選擇北郵,正值她七十華誕,這意味著你們將有幸站在一個歷史的高點上,更深刻地感受她的傳統、她的精神、她的烙印。我想對同學們說:“在北郵,你可以是任何模樣,但最終你都會成長為印刻著北郵烙印的模樣”。
同學們!
當我們以“BUPT”四個字母解讀北郵人的成長烙印時,不知你們是否發現,這個縮寫里還隱藏著另外一個意味深長的“小秘密”——“BU”是“不”的拼音,“P”和“T”分別是“普”和“通”兩個字拼音的首字母。此時此刻,這個溫暖的組合仿佛訴說著我們共同的期許,那就是希望踏著北郵七十華誕這一“不普通”時間節點入校的你們,能夠在這個“不普通”的時代里,在北郵成就“不普通”的自己!
今天還是教師節,在這里也祝福全校教師節日快樂、生活愉快、工作順利!
謝謝大家!
|
關于北京郵電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taolaoge.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