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以改變為刃,仁心為帆,刻劃新時代“東坡答卷”︱陳國強校長在海南醫科大學2025年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
http://www.taolaoge.com 2025年9月1日 來源:海南醫科大學 |
|
以改變為刃,仁心為帆,刻劃新時代"東坡答卷"
——在海南醫科大學2025年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根據錄音稿整理)
陳國強
中國科學院院士、海南醫科大學校長
最近,我在穿越上海和海南的航班上,再讀文學、醫學、康養皆通的先賢蘇東坡。蘇詞《滿庭芳》居然又戳中了我,“飄流江海,萬里煙浪云帆。故人驚怪,憔悴老青衫。”我飄流到海南,屈指近兩年,老朋友見到我,也驚怪地說我貌似憔悴了。我也想回一句:“我自疏狂異趣”。疏狂,就是有青春少年氣,強叔不老,依然豪放不羈,能飯能闖;異趣,就是追求不一樣的人生。看到你們一張張年輕而對海醫有點好奇和期待的面龐,想到你們四五年以后就如鳳凰涅槃,成為性命所托的白衣戰士,成為自貿港和國家建設的新生力量,我有幾分激動,強叔的生命和你們的生命在海醫相融,我們一起在“疏狂”中脫俗,在“異趣”中創新,為伊消得人憔悴,值得!今天,在這里,我代表海醫迎接你們、祝福你們——新海醫人,從此啟航!無論你是穿越山海,還是生長于斯,來了就是海醫人,就是終生的親人;也請允許我致敬你們的父母與恩師,是他們用寬厚的脊梁,托舉起你們最初的夢想;致敬建國董事長、乾坤總裁和我的夫人,他們以獎學之光點亮你們的求知之路,當然也祝賀今天的97位強國和強華獎學金獲獎者。
猶記得,2023年9月,我來到海醫的第一周就大聲疾呼:唯有改變,方能破天荒。去年9月,我也期待同學們擁抱運氣,激發勇氣,成就福氣,闊步向未來。應該說,今天的你們更加幸運,趕上了海南千載難逢的時代,再過107天,海南自貿港開放發展將進入新階段,全島封關運作正式啟動。這于你們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因為自貿港建設是一項長期持續推進的戰略任務。你們若學有所成,定能與海南同呼吸,與祖國共命運,與時代同頻共振。
同學們,放眼看去,中國的一切是嶄新的,海南的一切是嶄新的,海醫也是舊貌換新顏,你們則是海醫最新最具活力的新鮮人。我由衷希望,用你們磅礴的少年氣,保持樂觀,遠離陰暗面,相信“相信”的力量,創造你們的未來,海醫的未來,自貿港的未來,乃至中國的未來。我和先賢梁啟超抱有同樣的期望: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誠然,作為海醫的新鮮人,你們也是幸運的。過去兩年來,學校以雷霆之勢,強行起跑,掀起一場史無前例甚至可以說可歌可泣的變革,呈現積極向上、欣欣向榮的嶄新局面。學校治理體系獲得重塑,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和服務意識明顯改善;教育教學、科技創新和人才發展一體化改革如火如荼,五個博士學位授予點橫空出世,并向縱深推進;海南省醫學科學院破繭而出,100多位中青年國家級人才和青年骨干紛紛加盟,青年教師激勵計劃讓“后浪”奔涌,幾乎每周都有國內外學術大家紛至沓來,走進校園,思想碰撞的火花頻頻點亮求知之路,學校的“朋友圈”越擴越大,影響力持續攀升……
猶記得,去年的開學典禮,我說過,不少學生的住宿條件差。今天,我想說,經過極其艱難的努力,部分宿舍已然重新整修,即便你可能依然不那么滿意,但要知道許多學長學姐們為此備嘗甘苦,甚至“吐槽”,在這里我要真誠地感謝他們的付出和理解。同樣,去年開學典禮上,我說過大家期待的免試直升研究生,應該能夠在他們畢業時實現。現在,我可以說這個承諾已經提前兌現啦,前提同樣是只要你足夠足夠優秀。總之,在海醫人“日拱一卒”的艱辛努力下,改革之力度、改革之效果和改革之穩定遠遠超出預期,海醫新格局正在形成,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處可見,充分印證了躺平不可取,躺贏不可能,唯有改變方能破天荒,更為你們的成長成才鋪就了更廣闊的舞臺,只待你們以勤為舟、以韌為楫,在醫學海破浪前行。
誠然,發展中的海醫歷史欠賬過多,底子薄、基礎差的基本現實尚未改變,建設高水平的充滿文化氣息的創新海醫、活力海醫、人文海醫、和諧海醫、清廉海醫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任重道遠。但是,多數海醫人開始有底氣,更有骨氣,正如我去年所說,終有一天,于無聲處起風雷,破黑暗,尋光明,進無止境,走向“夢想平生消未盡,天下不敢小海醫”的新時代。這并不取決于我,更取決于你和你們,取決于你們的態度、溫度、銳度和韌度。
同學們,無論你在中學是怎么度過的,進入海醫,你就得撕掉“被動應試”的標簽,莫將大學當作“高四”,莫失學醫初心、莫忘醫者使命,更不能有終身已定的思想。我時常看到網友問,上大學,能就業嗎?以及“入學等于失業”的迷茫。當我說路上偶遇畢業生,了解到他們在更高水平院校繼續深造或規培時,“鍵盤俠”報以懷疑的語氣,恰如東坡貶謫時的冷語,也時刻令我警醒。我也想借此機會和同學們交交心。上大學的目的應該是多元的,就業相當重要,但并非唯一的目標。大學,是讓人成為更具思想深度、行動能力與社會關懷的人,清醒、知性、腳踏實地而富有同理心。大學既提供生存所需的“硬技能”,更滋養決定人生高度的“軟實力”。無論追求學術精進、職業發展還是生命探索,關鍵在于以主動的姿態,將你所獲得的資源轉化為個人成長的能量。海醫之變,在于將“題名”的榮耀化為“題命”的擔當——用知識和智慧回應生命的叩問。
我一到海醫就承諾過,努力以學生為中心,一切為了學生成長成才,為了學生成長成才的一切,獻出父親般全部的愛、全部智慧和所有才能。事實上,海醫正在不斷盡己所能,提供日益向好的學習資源與環境,為學生“賦能”,但成長主動權始終在個人。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當下,認知的同質化日趨嚴重,但在成就他人中“做最好的自己”依然是海醫人最好的出路。不管如何“吐槽”,教育依然是突破階層固化的有效路徑。人生何曾有坦途,一山放過一山攔。不必怨天尤人,因為他會錯失逆風翻盤;不要自憐自艾甚至自暴自棄,因為悲觀者難以贏得未來。我很高興地看到,在過去兩年中,我們的農村訂單定向生幾乎全部參加了執業醫生考試,通過率不亞于某些高水平院校。我也欣慰,來到海醫后,有些班級主動制定“飲冰”計劃,堅定理想信念,明確人生目標,尋找自身差距,通過內生驅動力,培養主動學習、自主學習、自覺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效果相當明顯。
實際上,讀大學是一次探險,探索個人成長、社會貢獻與生命價值能否完滿相融。在大學,需要打破思維邊界,超越碎片化信息,升級自己的認知;需要在博學基礎上建立批判性思維,培養慎辯慎獨慎微能力,提升獨立分析問題并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拓展跨學科視野,與時俱進,擁抱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對未來醫療智能化趨勢;我們還需要在志愿服務、學術倫理討論中,確立對生命、公平的認知,鍛造能力,沉淀專業技能,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躍遷,努力獲得行業準入資格,奠定職業基礎。同時,通過各種小組學習、課題研究,努力提升團隊協作、項目管理、溝通表達等軟實力,并通過與不同背景的同齡人碰撞思想,實現同輩激勵與協作,通過導師制、科研團隊等師生傳承與引路,提供行業資源與人生經驗,構建人生支持系統,并自我探索,通過多課程“試錯”,驗證興趣與特長,定位人生坐標,重塑價值觀,建立獨立人格,覺醒責任和使命。如果在海醫的歲月,你能擁有這些認知、實踐和能力,還用擔心就業或繼續深造嗎?為了助力你們實現這些目標,化被動學習為主動作為,學校出臺并有效實踐了各種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清理“水課”,優化課程結構,減少理論課時,增加自主學習時間,每年投入大額資金,支持你們開展科技創新培養計劃;等等。
同學們,機會稍縱即逝,抓住了就是機遇,抓不住就是挑戰。請珍惜機會,勇于改變,雖然有時改變很痛苦。為了減少這樣的痛苦,你必須把解決困難需要的心態和技能變成肌肉記憶,將攻堅克難、大氣謙和變成習慣。習慣成自然,每次對困難的克服,都會成就自己的“舒適區”。
我也注意到,仍有抱怨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雙及格”制度之嚴苛者。這種抱怨既無效,更無益,因為醫學教育之“嚴”,應該成為,也必須成為健康衛士的“第一道防火墻”。同學們,請聽東坡居士箴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安分會嚇跑天分,而強者也一定是拜勤奮所賜。“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要有“一物不知,深以為恥,便求知若渴”的求知精神。書到用時方恨少,學而思、學而悟、學而行,是你們的第一要務,把時間花在讀書和實踐上是對你們的基本要求。成功沒有捷徑,勤奮從來是成功者的磨刀石。請多一點真情、激情,少一點苦情、矯情,不要把大學當成“文憑工廠”,忽略思維和智慧成長;請多一點苦干、實干,少一點假話、空話,拒絕精致利己主義思想;請拒當“杠精”,不做“戲精”,用學習成果和思想精進代替夸夸其談;請遠離“檸檬精”,見賢思齊,絕不妒賢嫉能。
同學們,云海光寬,醫路漫漫。最后,請你們與我共同立下三樽誓言:一樽敬改變——以勤奮為刃,破“被動應試”之繭,敢做醫學疆域拓荒者!二樽獻仁心——以溫度作帆,攜黎寨采藥人之誠,守護每個生命的尊嚴!三樽贈海南——借自貿港長風,刻劃新時代“東坡答卷”,在萬丈紅塵中,以少年意氣活出滾燙人生,讓自尊自信自愛自省成為無需提醒的自覺,讓自己成為令人敬重、服氣、信任的獨一無二的你!
|
關于海南醫科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taolaoge.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