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于時代前沿遠眺,于北疆熱土深耕︱校長武利民在內蒙古大學2025年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致辭 |
http://www.taolaoge.com 2025年9月10日 來源:內蒙古大學 |
|
首先,我代表學校、代表黨委書記成濤同志,向新加入內蒙古大學的全體2025級同學表示熱烈的歡迎!衷心祝賀你們步入大學,開啟人生的嶄新篇章!
今天,恰逢“白露”!对铝钇呤蚣狻酚醒裕骸八翝駳饽鵀槁,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敝荡藭r節,萬物由夏茂走向秋實,從容積淀、靜默生長。我們在此刻相聚舉行開學典禮,格外應景——你們的高中生涯已經圓滿收官,大學時光正待提筆啟序。這片承載著歷史與榮光的熱土,因你們的到來煥發新的生機和希望。作為內蒙古大學的新主人,讀懂她六十八載的奮斗歷程,是你們的第一課。內蒙古大學成立于1957年,是黨和國家在邊疆民族地區創辦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建校之初,北大、復旦、南開等16所知名高校傾力支援,一大批學術骨干、名師大家毅然北上、傳薪播火,奠定了學校高起點、厚底蘊的辦學根基。六十余年來,一代代內大人扎根北疆、嚴謹治學,以實實在在的貢獻真切詮釋大學之道。內蒙古大學也是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過的全國二十余所高校之一。2019年7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冒雨來到學校,深切勉勵青年學子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學好知識,打好基礎,增長才干,將來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這一深情囑托,已成為激勵內大人砥礪前行的精神火炬。
在這個承續歷史、開啟新篇的時刻,我有四點期許,與同學們共勉。
第一,你們要永葆“一片冰心在玉壺”的純粹。青春是一場“歸零”的藝術,大學是一場盛大的重啟。曾經的成就固然值得珍視,但若沉湎其中,便易成為前行的羈絆;過去的挫折或許令人躊躇,唯有真正接納、徹底釋懷,才能重拾自信、輕裝前行。無論內蒙古大學是你們篤志已久的選擇,還是緣分所致的相遇,從這一刻起,你們都站在同一個起點,共享同樣的陽光,共迎同樣的風雨。何不“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在大學這段寶貴時光中,勇于同世界交鋒、勤于與自我對話,定義青春最本真的模樣。
請相信,在內蒙古大學,每一個黎明都可以是重新出發的時刻。愿你們從此處啟程,勇毅而從容,明亮而堅定。
第二,你們要涵養“讀書之樂何處尋”的沉靜。從中學生到大學生的轉變,不僅是身份的轉換,更是思維、認知與世界觀的重構。大學,是你們與無數“尚未知曉”相遇的地方,圖書館的萬卷典藏、課堂上的思想激蕩、學科間的交叉融合,正靜候你們的探索。首先,要在勤學中體味“讀書之樂”。在這個人工智能飛速變革的時代,“勤學”二字既意味著回歸本源、深耕傳統,也呼喚主動擁抱技術、探求新知。因此,你們不能貪多求快,要甘坐冷板凳、肯下笨功夫,把學問讀薄、讀厚、讀透;同時要保持開放與敏銳,善用AI等工具拓寬認知邊界、提升思維效率。但必須清醒認識到,技術再強大,終究無法取代一個人內心對知識最本真的渴望,也無法繞過那些必須親歷的思考與積累。真正的智慧,依然生長于沉默的堅守、系統的建構和反復的錘煉之中,那是任何外力都無法代勞的旅程。其次,要在善思中延續“讀書之樂”。讀書的樂趣,不僅在于吸收,更在于質疑、反思與創新。人工智能或許能夠提供答案,但它不能代替你們提出問題;它可以輔助計算,卻不具備人類的批判性與創造性思維。深刻的“讀”,從來不只是被動接收,而是能動地與文本對話、與作者辯駁、與現實對接。唯有保持思辨的清醒與創新的勇氣,才能在浩渺書海中真正尋得屬于思想的樂趣。
請相信,在內蒙古大學,你獲得的不是現成答案,而是尋找真知的工具;這里的教師,不是向你灌輸結論的權威,而是陪你一起思考、助你勇敢追問的引路人。愿你們積極作為,成為自己大學時光的主人。
第三,你們要秉持“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務實。大學不同于中學,這里沒有標準答案,一切認知、價值與能力,都需要你們親身建構、踏實探尋。回想2021年我剛來到內蒙古大學時,學校正處于蓄勢突破的關鍵階段。短短幾年間,我親身見證并參與了學校的跨越發展:生物學國家一流學科順利進入第二輪,化學、工程學等5個學科進入全球ESI排名前1%;2022年至今共引進670位優秀博士、博士后加入專任教師隊伍,其中國家級人才由2018年的9人增至55人;202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首次突破百項,今年更是逆勢上揚,獲批項目總數達132項,創歷史新高;在國際公認的大小子刊發表論文數量占全區的85%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前幾日學校一項重大研究成果于Cell正刊發表,這是學校、也是內蒙古研究成果首次“登陸”Cell;在國際公認的自然指數全國高校排名從第164位躍升至第87位……這一切,都為你們每個人的成長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更堅實的支撐。希望你們盡早明確方向,做好學業與人生規劃,善用學校平臺與資源,主動設計學習路徑、投身科研實踐、參與社團服務,在真實歷練中將理論轉化為行動,努力成為知識的運用者與新知的創造者。
請相信,在內蒙古大學,每一個探索的腳步都會被尊重,每一次勇敢的試錯都會被珍視。學校愿做你們最堅實的后盾,陪伴你們在嘗試中成長、在挑戰中蛻變。
最后,你們要樹立“愿得此生長報國”的壯志。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9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發出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最強音。歷史的回響深沉而鏗鏘,它不應只停留在回望與追思之中,更應轉化為走向未來的堅定腳步;厥讓W校的發展歷程,一代代內大人正是以這樣的信念,將學問做在祖國大地上——當國家需要尖端儀器時,我們成功研制示波器,助力“兩彈一星”驚天偉業;當文明需要傳承時,我們破譯千年契丹文字,守護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當農業現代化呼喚科技賦能時,我們培育出我國首例試管牛羊,打造出國際領先的雙肌魯西牛新品系,為端牢中國飯碗注入強勁動力……這些閃耀的成就,是前輩們以熱血與智慧寫就的詩篇,為你們樹立了進步的榜樣。希望你們不忘來路、認清前途,珍惜手中的書本、善用實驗室的儀器、認真寫好田野調查的筆記,在課堂中夯實基礎,在實驗中錘煉創新能力,在跨越時空的學術傳承中深刻體悟時代使命。它們不僅是求知的工具,更是將來奉獻國家、服務人民的重要依托。
請相信,在內蒙古大學,不必畏懼沉淀與等待,此時的深耕與從容,都是在為未來蓄力。愿你們認真生活、刻苦學習,將個人所學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青春之筆續寫科技自立自強、文化薪火相傳的新篇章。
同學們,大學之大,在于視野之大、格局之大、成長之大。內蒙古大學致力于構建開放包容的校園環境,校長信箱始終向你們敞開,各學院、各部門也隨時準備傾聽你們關于學習、生活與學校發展的真實想法,你們的建議和心聲都將得到認真回應。學校會以厚土之愛,托舉每一個奔跑的身影,見證每一次勇敢的發聲,陪伴每一段安靜的扎根。愿你們從這里出發,不必成為別人,只需成為最真實、最豐盈、最堅定的自己。愿你們乘風而起、步履不停,修心礪行、不負時代!
謝謝大家!
|
關于內蒙古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taolaoge.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