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踐行百年安醫精神 抒寫無悔青春華章︱校長翁建平在安徽醫科大學2025年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
http://www.taolaoge.com 2025年6月26日 來源:安徽醫科大學 |
|
6月25日上午,安徽醫科大學2025年畢業典禮在學校梅山路校區隆重舉行,校長翁建平在畢業典禮上發表了題為《踐行百年安醫精神 抒寫無悔青春華章》的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全文。
踐行百年安醫精神 抒寫無悔青春華章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校友們、家長們:
大家上午好!
一鳴從此始,相望青云端。今天,我們齊聚一堂,共同見證6848名畢業生的榮耀時刻——安徽醫科大學2025屆畢業典禮。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向圓滿完成學業的同學們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向辛勤培育你們的老師致以最衷心的感謝!向默默支持你們的家人表示最誠摯的問候!
始于金秋,終于盛夏,這個夏天,期待與不舍交織,奏響了一曲青春的交響。關于離別,有太多話要說;關于未來,有太多“夢”可做。人生,就是在一次次告別中走向成熟的旅程,一歲有一歲的意蘊,一站有一站的風景。有時候,我們翻山越嶺只為一場遇見;有時候,我們全力以赴只為一次改變。未來的你們什么樣,答案既潛藏在過去的時光里,也舒展在當下的奮斗中。站在時間的長軸上,審視自己的大學時光,有哪一個瞬間是自己一生的珍藏?此時此刻,想必大家在心里已經有了答案。那或是競技場上筋疲力盡的酣暢,或是實驗室里通宵達旦的“酸爽”,或是圖書館中廢寢忘食的時光,或是演講臺上慷慨陳詞的激昂……一個個色彩斑斕的青春夢想,在不舍寸功中開花結果,在日夜堅守中可感可及。而這,就是屬于你們的、獨一無二的大學時光。
五年,是一段不長的歲月,在百年安醫長河中只是“滄海一粟”;五年,又是一段不短的時光,足以讓你們褪去青澀的外衣走向成熟和堅強;五年,更是一段難忘的流年,是一個個鮮亮身影奔涌向前的瞬間。五年來,你們與母校共奮斗、同成長,在一次次奮力攀登中,實現自我的蛻變與成長,亦在百年安醫的精神圖譜上,鐫刻下屬于你們的點點星光。你們當中,有的潛心求索,取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2022級碩士研究生劉家芳同學以第一作者在《細胞》子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有的敢拼敢贏,在各類競賽中斬獲殊榮,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黃海兵同學榮獲學校首個全國A類賽事最高獎——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一等獎;有的攜筆從戎,用軍旅生涯淬煉精神與體魄,7名畢業生志愿參軍入伍,讓“柳葉尖刀”在軍旅中淬火鍛造;有的奔赴基層,20名畢業生投身西部計劃,在祖國邊疆守護人民生命健康,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你們用一次次青春托舉,詮釋了安醫學子的責任與擔當;用一次次逐夢前行,綻放出當代青年的熱情和光芒。
圖片
同學們,母校已走過99年漫長時光,即將迎來百年華誕。回顧百年光輝歷程,學校因醫學救國而生,因跟黨奮斗而興,因培養人才而榮,因改革創新而進,因服務大局而強,彰顯了培根鑄魂、造就良醫的厚德精神;精醫報國、康民濟世的擔當精神;好學力行、勇攀高峰的創新精神;醫教并舉、兼容并蓄的開放精神;心有大愛、赤誠奉獻的為民精神,孕育形成了百年安醫精神。這是新時代安醫人奮發圖強的精神之源、力量之基。如今,站在學校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新時代安醫人正在奮力抒寫厚德、有為、創新、開放、幸福的“雙一流”大學創建新篇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時間從不辜負對拼搏者的允諾,也從不吝嗇對奮斗者的褒獎。面對“強國建設、安醫何為”的時代命題,每個安醫學子都要以百年安醫精神為指引,于歷史洪流中佇立、在時代巨浪中搏擊,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中國、青春之安醫,奏響激昂豪邁的時代強音,書寫蒼勁有力的大寫青春。
在你們啟程之際,我想提五點希望,與大家共勉。
一要“厚德”載物,以仁心鑄就生命之基。“厚德”是安醫人最鮮明的底色,是醫學事業的靈魂所系。醫學,絕非冰冷的技藝,而是飽含溫度的“人學”。一附院手術室潘倩倩在高鐵站一路狂奔、跪地救人;二附院急診外科葛魏巍路遇險情伸援手,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搶人,他們是千萬安醫人的縮影,用行動踐行安醫精神的厚德底色!希望你們心懷至善仁愛,視患者如親人,體恤其疾苦,尊重其尊嚴,以悲憫之心、仁愛之情對待每一個生命。時刻銘記,你們面對的不僅僅是疾病,更是在痛苦中等待“陽光”的每一個人。希望你們恪守職業道德,堅守希波克拉底誓言與《中國醫師宣言》,廉潔行醫,誠信為本,維護醫學的圣潔與榮譽,在利益與原則面前,永遠選擇良知。希望你們涵養高尚情操,在專業精進的同時,不斷提升人文素養,培養豁達包容、正直謙遜的品格。請你們記得,良好的醫德醫風,永遠是贏得患者信任、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根本。
二要“擔當”有為,以肩膀扛起時代之責。“擔當”是安醫人融入血脈的基因,是面對挑戰時的勇毅選擇。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這份沉甸甸的責任呼喚著你們的擔當。希望你們勇挑專業重擔,在臨床一線、科研前沿、公衛戰場,敢于直面疑難重癥,勇于探索未知領域,精益求精,為患者的生命健康負責到底。希望你們肩負社會責任,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來臨時,當人民健康受到威脅時,要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如前輩們在抗擊非典、新冠疫情一般,努力成為守護生命、穩定人心的中流砥柱。希望你們引領行業風尚,作為新時代的醫學人才,要勇于批判不合理的現象,積極推動醫療公平與正義,為構建更完善的衛生健康體系貢獻智慧和力量。
三要“創新”求索,以智慧驅動醫學之進。“創新”是安醫人不懈的追求,是醫學發展的永恒動力。在生命科學日新月異的今天,唯有創新方能破解難題、引領未來。希望你們永葆求知好奇,保持對生命奧秘的敬畏與探索熱情,不滿足于現狀,敢于質疑,勇于挑戰權威,在未知領域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希望你們積極投身科研實踐,無論身處臨床、基礎研究還是公共衛生領域,都要善于發現問題,運用科學思維和方法尋求解決方案,將臨床經驗轉化為研究課題,將科學成果回饋臨床實踐。希望你們主動擁抱技術變革,積極學習并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精準醫療等新興技術,推動診療模式革新、藥物研發突破和疾病預防策略優化,讓科技真正服務于人類健康。
四要“開放”包容,以視野拓展格局之廣。“開放”是安醫人擁抱世界的姿態,更是提升境界、博采眾長的必由之路。醫學無國界,智慧在交流中碰撞升華。希望你們拓寬國際視野,關注全球醫學發展前沿,積極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和技術,提升自身在國際舞臺上的競爭力與影響力。希望你們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打破學科壁壘,主動與理工科、人文社科等領域進行交叉融合。醫學的復雜性決定了需要多學科協同攻關,跨界思維往往能帶來突破性進展。希望你們營造開放氛圍,在未來的職場上加強團結協作,虛心向師長、同事乃至學生學習,尊重不同觀點,營造開放、包容、共享的學術和工作環境。
五要“為民”服務,以情懷踐行初心之本。“為民”是安醫人矢志不渝的初心,是一切奮斗的最終歸宿。為人民健康服務,是醫學教育的目標,也是所有醫者的神圣使命。希望你們扎根人民需求,始終將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注基層醫療,關心弱勢群體,努力讓優質醫療服務更加可及、公平。希望你們積極投身健康中國戰略的偉大實踐,不僅是治病救人,更要致力于疾病預防、健康促進,做人民健康的“守門人”和“倡導者”。希望你們弘揚奉獻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在需要的時刻無私奉獻,用一生踐行“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
同學們,“厚德、擔當、創新、開放、為民”這五個沉甸甸的詞匯,凝聚著百年安醫精神的傳承和對你們的殷切期望。它們不是孤立的口號,而是相互交融、彼此支撐的整體。
——厚德是根本。為擔當提供精神支撐,為創新奠定倫理基礎,讓開放擁有內在定力,讓為民充滿真摯情感。
——擔當是踐行,是厚德的外化,是創新的動力,是開放的勇氣,是為民的行動。
——創新是引擎,驅動厚德的深化、擔當的升級、開放的成效、為民的效能。
——開放是路徑,拓寬厚德的視野,豐富擔當的內涵,激發創新的靈感,提升為民的能力。
——為民是宗旨,是厚德的歸宿、擔當的方向、創新的價值、開放的意義。
今天,你們將從安醫大啟程。無論你們未來走向何方,身處何種崗位,希望你們都能將這五個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厚德”修身,以“擔當”立業,以“創新”求索,以“開放”納新,最終歸于“為民”之本,在守護生命健康的道路上,書寫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華彩篇章!
同學們,此刻的分別,不是終點,而是安醫精神的遠征。請記住:母校的梧桐會為你們積攢年輪,翡翠路的蟬鳴會替你們收藏青春。當你們倦了、累了,記得尚美樓下永遠留著一盞燈,圖書館的窗臺仍映著少年時的晨光。請記住,安醫大永遠是你們的精神家園和堅強后盾!期待你們在各自的崗位上捷報頻傳!希望明年母校百年華誕之時,同學們都能回來,一同為母校慶生。
人生漫長,晴雨交加。愿你們乘風破浪,不負韶華時光!祝大家畢業快樂!
|
關于安徽醫科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taolaoge.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