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傳統和傳承:25年后的西政是什么樣子的︱林維校長在西南政法大學2025屆畢業典禮致辭 |
http://www.taolaoge.com 2025年6月21日 來源:西南政法大學 |
|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各位校友、2025屆畢業生們:
大家上午好!
謝謝廖麗萍、冉隆宇同學,謝謝衛來文同學,謝謝蔡斐教授,特別感謝左衛民教授的發言,他給我們分享了西政的傳統。最后感謝一下,迄今還沒有下雨的老天爺。
我今天致辭的題目是《傳統和傳承:25年后的西政是什么樣子的》。
首先代表樊偉書記以及你們朝夕相處的全體老師,祝賀4306名學士、1813名碩士、104名博士順利畢業,這中間也包括來自越南、巴基斯坦、俄羅斯等15個國家的52名留學生。這是你們人生的重大時刻,祝福大家都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西政就像是學校門口的619站臺一樣僅僅是中間的一站,它并不是你們學習旅程的終點,更是各位同學所要開啟的新的旅程的起點。
每位同學在來西政后必定躊躇滿志,畢業則意味著自我鑒定時刻的到來,大家要思考在西政的這幾年,是否以及在何種程度上實現了當初的理想設定。作為校長,我也特別希望聽到同學們臨走前能對學校的各項工作是否滿足了大家發展成長的期待作出評價,以便我們為師弟師妹們提供更為完美的成長環境,我們一定會認真傾聽。
各位已經成為正式意義上的校友,從這里走向四面八方。但西政就像一塊巨大的磁鐵,一遍一遍地呼喚著各位從五湖四海又回到母校。今年是左衛民校友本科畢業40周年,上個禮拜,我在三教門口碰到了兩位都在青島法院工作的年輕校友回到母校捧著紅皮的民法典來拍結婚照。很遺憾我沒有記下他們的名字,但我祝福他們的愛情就像這紅色的民法典一樣神圣而熱烈。他們在青島一定會聽到大家對他們的祝福。各位同學,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從絕望坡蜿蜒而下直到二食堂,人行道上的深色地磚按照1塊、3塊、1塊、4塊規律性地展開。母校和全體老師以這樣的細節默默祝福,你們在校園中的愛情和友情都能夠一生一世,母校對學生的熱愛同樣是一生永恒。老師對學生的熱愛,就像已故的楊景凡教授在1978級的開學典禮上所講的 “我見到同學們啊,就像魚兒見到了水!币驗橛心銈儯覀儾湃绱藷釔圩约旱穆殬I。
一屆又一屆的年輕人離開這個地方,然后又像候鳥一樣不斷返回,希望大家回來的時候,即使已經白發蒼蒼,仍然目光明亮,保持著對生活的真誠、對社會的關切、對學術的熱愛和對問題的敏銳。這就是大學,我們的精神家園,我們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地方。
一個大學的成功之處,就在于通過若干年的教育,將它的獨特傳統投射于學生身上。西政毫無疑問就是這樣一個成功的大學。當大家自稱為西政人,絕不僅僅因為我們都有西政的學位證,更是因為我們分享著共同的氣質、價值和思考方式。我深知各位同學未來的生活未必都非常順利,并非每個人都能擁有幸福生活,并非每個人都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大部分人都將平凡度過一生,甚至有一些同學直到今天仍然在苦惱就業問題,但我仍然特別希望西政的同學能夠在內心深處保留一個空間,在繁瑣日常生活的磨礪中,在夜深人靜之時,依然做一個理想主義者,繼續思考人生的理想,反省公平和良知。在你們面臨誘惑之時,深呼吸,多一分鐘想想當年上課時我們共同擁有的理想和信念,我不知道這是否有用,但西政人永遠都應該保持初心、牢記理想。一個心系天下、懷有遠大理想的人,必須耐得住寂寞,禁得起誘惑,受得住煎熬。也只有把個人的理想追求深刻融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之中,我們才能找到人生最大的價值實現。
對母校的歸屬感、認同感、凝聚力是所有西政人最為強烈的氣質。經濟法學院的趙煦同學用鏡頭記錄了他在西政的2555天,只有對西政、對生活充滿了飽滿而持續的熱愛,才能將日常生活拍成一個個美麗動人的畫面。西政人永遠對生活充滿了希望、熱愛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這也是我們的傳統之一。今年我們舉行了首次管弦樂、民樂音樂會,包含魏子昂、陳中錚、孫睿鵬等畢業同學在內的全體樂隊成員簽名的那場音樂會節目單,將被收藏于正在籌建的新校史館中。我也特別邀請這三位同學在2025年的最后一天來參加同樣是西政第一次新年音樂會的演出。
去年的畢業典禮上我講了鄧顯松的故事,他原本應該和大家一起在今天戴上學士帽。顯松同學對知識的渴望和對生活的熱愛感動著我們。今年顯松自強不息獎學金的獲得者,人工智能法學院畢業的彭池同學,父親離世、母親罹患癌癥,他用獎學金支付母親的醫藥費,邊照顧母親,邊在母親的病榻旁撰寫論文公開發表,并先后擔任兩個黨支部的書記熱心為同學服務,學業優異、全面發展的他今年獲得西政榮譽畢業生的稱號。當苦難試圖將他壓成粉末,真正勇敢的人則會把自己淬煉成為堅不可摧的鉆石。無論生活充滿了多少裂痕,我都祝愿大家內心勇敢的光芒能夠從縫隙深處涌出,這就是西政人骨子里的堅韌不拔和自強不息。在未來的日子里,當你們面臨必然到來的困難甚至失敗時,我同樣希望,你們直面它、藐視它、戰勝它。
又例如,西政的辯論傳統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大法官、大檢察官、大律師。劉睿哲、戈伯書、霍秋璇同學作為2024年Jessup國際模擬法庭賽的重要成員,獲得了中國賽區的一等獎并赴華盛頓參加全球賽,他們分別到愛丁堡大學、紐約大學和武漢大學繼續深造。就在昨天晚上,霍秋璇同學又獲得了眾達國際法律獎學金。上周,25屆本科生張雅萱、孫雅韻同學參加法蘭克福國際投資模擬仲裁庭競賽獲得全球16強。辯論的重點并不在于簡單地區分輸贏,一爭上下。西政人通過辯論學會如何基于不同的立場來闡釋同一個規則,如何闡釋我們的觀念以及展示說服的技巧;學會在嚴格、合理的程序中用事實和規則來說服別人、治理社會。更重要的是,我們懂得了如何尊重他人的差異觀點和多元的生活態度,更深刻地理解了差異化和多元性對于社會的豐富多樣具有多么重要的意義。
因此,各位西政人,請不要忘記西政課堂中的公平正義,不要忘記世界人權宣言的雕塑,不要忘記當年歌樂山下西政的人文精神傳統。西政的前輩們暢談星空之下的道德律,激烈爭辯法律的具體適用,形成了中國法學教育的一道獨特風景。在人工智能時代文科消亡論的喧囂中,我們必須重新認識人文傳統在西政發展和人才培養中獨特而重要的作用,高度重視人文精神在社會生活中的基礎作用。
我們有大批同學承擔管理工作,進入司法機關,希望各位同學面對復雜的社會和隱秘的人性,不要機械處理案件,不要簡單粗暴地將他人作為法律適用的對象,要更為深刻、更為廣闊地了解所有普通人如何在不同的環境中基于不同的處境而走上不同的道路。作為社會生活的參與者、管理者、他人權利的維護者、裁判者、參與法律發展進步的人,更需要設身處地地理解規范適用的具體場景及其問題所在,了解司法活動是在真實有力地干預他人的生活、重新分配權利義務,所以必須把人作為主體的人、具體的人加以尊重、對待和關懷。西政人應當具有寬廣的同情心共情每個人的生活,為公民的福祉和社會的發展而付出巨大努力。
西政高度重視人文精神的培養和傳承,這也正是我們建設西政人文大講堂、東山人文高等研究院的基本動因。為什么我們把人文高等研究院冠名東山?因為在老校區就有一座東山樓。這是我們西政人才培養歷史的重要發祥地。西政是一所特別重視傳統和傳承的大學,我們在座的很多本科畢業生可能都沒有去過我們的沙坪壩校區,我強烈建議各位同學在離開母校之前去一次老校區。今天下午,我也將和今年的十位榮譽畢業生在沙坪壩校區召開座談會。去了老校區之后就會發現,渝北校區的毓秀湖幾乎是復刻了沙坪壩校區毓秀湖的場景,無論是湖心島的設計還是高大的黃桷樹的栽植。各位同學都在三教、四教、五教上課,會發現在渝北校區沒有一教、二教,因為一教、二教在沙坪壩校區。渝北校區的東山路、壯志路也都來源于沙坪壩校區。在沙坪壩校區,廣東校友會捐修了嶺南廳,而今年下半年即將投入使用的綜合實驗樓內,廣東校友會仍將繼續捐建我們的禮堂,仍然命名為嶺南堂。
西政的傳承遠不止于這些。無數的前輩、校友構成了博學篤行的群像,構成了西政75年的學術傳承和人才培養傳統。大家知道已故的李昌麒教授的經濟法學和常怡教授的民事訴訟法教材,今年,由他們的學生盧代富教授和唐力教授分別牽頭對這兩本優秀教材進行修訂,主編署名仍然是李昌麒教授和常怡教授,我們希望未來他們的學生、學生的學生同樣能夠繼續這樣一種光榮的修訂工作,將它們打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西政經典。我們以這樣一種極富象征的形式向前輩致敬,深刻地說明了在西政人的心中一直強勁有力地涌動著學術的血脈。
畢業的時刻也是我們致敬前輩、感謝老師的時刻。每個同學心中都有自己最喜歡的老師、最喜歡的課程。一所大學、一位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深沉恒遠的。你或許忘記了他所教授的知識,但請記住我們在大學課堂中所共同追求的目標:讓每一個公民在每一個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讓我們的每一個言行都能讓社會更加美好。西政的學術傳統在這樣一種教與學的互動中延續了75年。只有一代一代西政人的創新和進步,傳統才能更好地傳承。希望各位同學能夠傳承西政的學術傳統和精神血脈,祛除浮躁之氣,在各自的崗位上,認真鉆研,擔當盡職,追求完美。
上個禮拜,人民日報和新華社報道了北苑C棟308寢室的常藝、李佳芮、李星怡、蔡依廷同學。同一寢室的全體同學都進入心儀的高校深造,這樣的寢室其實在全國有很多很多,它們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同學們的自律和刻苦,也更說明了團隊精神、集體氛圍的重要性,相互的鼓勵和扶持構成了她們成功的重要元素。希望同學們踏入社會后也能夠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和衷共濟,實現共同的美好未來。
但你們一定會發現,在知識快速更新迭代的社會,在人工智能技術似乎已經替代人的學習的時刻,我們所講授的知識可能快速落伍,甚至你們所碰到的問題,我們從未進行過任何講授,因為這樣的問題我們也從未碰到過。在這樣的時代里,不懈的堅持和努力、思考的邏輯和方法、提問的勇氣和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務實正是西政75年來的教育傳統,西政人從來實事求是,從不墨守成規,我們善于在實踐中學習,從實踐中理解社會發展的規律。西政人應當緊跟時代,成為未來變革的推動者而不僅僅是過去事業的守成者。面向不確定的社會提出偉大的問題,是這個社會前進的第一步。一個成功的大學教育,并不僅僅是灌輸給你已知的知識要點,而是為你建構一個足以面對未來挑戰的方法論體系。希望2025屆同學始終懷抱探索精神,終身保持學習和閱讀的興趣,始終以求新求變的態度面對技術發展而引發的知識轉型,始終能夠對這個社會提出一針見血的問題,并且擼起袖子投身于火熱的解決問題的事業中。
畢業生們在認真聆聽校長寄語
習近平總書記勉勵我們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青春力量,這是這一代青年的使命和擔當。2018屆校友耿反反畢業后到塔克拉瑪干沙漠西緣的麥蓋提縣,成長的第一步是直面真實的苦澀。但她說,奉獻不是悲壯的選擇,能夠成為被需要的人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了解這片土地,熱愛這片土地,為了這片土地更加美好而努力工作,今年又有大批校友跟隨師姐的腳步到廣闊的西部,這也是西政75年來歷經時代發展但從未發生變化的傳統。
歌樂山下、嘉陵江畔,1950年,新中國法學教育史從此有了西政這個閃耀的坐標。金平教授104歲生日當天,我去看望這位被尊稱為“民法界的活化石”的老先生,他身材瘦小但堅定有力地囑咐我們“一定要把西政建設好”。從一所培養干部的學校到一流大學的目標,從一個嶄新的世界到一個偉大的新時代,75年來,西政人始終保持初心,自強不息、嚴謹求實,從未停止過努力、奮斗和拼搏。我也愿意把這樣一種精神力量交給2025屆同學在未來的生活中一直牢記緊握。
今年是西政建校75周年,我的發言題目是25年后西政是什么樣子的。那個時候是西政建校100周年。各位同學那時絕大部分是50歲左右,正適合回顧來時路途、展望未來道路,那時候的你們一定像前輩校友一樣,成為國家治理的中堅力量,在不同的崗位中默默奉獻,建功立業。同學們,現在請你們環顧左右,想象25年后你的目標,想象你身邊的人可能是一名偉大的法官、著名的學者、卓越的金融家。記住你們這一刻的夢想吧,這也是我們的夢想。25年后的西政是什么樣子?這是母校給你們留下的最后一道考題。今天,我的答案是,在座的各位,2025屆校友們,你們25年后是什么樣子,百年的西政就是什么樣子!百年西政將仍然朝氣蓬勃,心懷天下。請各位同學傳承前輩的傳統,為自己、為母校爭取更大的榮光。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在座的所有西政人在學習的過程中天天都在翻越小小的“絕望坡”,未來你們一定會碰到更為艱難的絕望坡,但我衷心祝愿所有2025屆西政校友,翻過“絕望坡”,天下就再也沒有過不去的溝溝坎坎!
最后我也想把幾位工作人員的祝福轉送給大家。東苑的瞿燕宿管阿姨要求你們進入社會記得要早點回家,北食堂的劉騰容阿姨希望你們記得按時吃飯,別老點外賣湊合,校園小巴的陳大國司機告誡大家,在人生道路上,一定要系好安全帶,穩穩當當、踏實做人,安保隊的柯瀚要求大家安全這根弦不能松,圖書館的林笑晗老師要我轉告大家,母校圖書館永遠是你的充電站,畢業后也要保持對知識的熱情和追求。
2025屆同學們,一路走好,;丶铱纯。
謝謝大家。 |
關于西南政法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taolaoge.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