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臨床醫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前1%學科行列 |
http://www.taolaoge.com 2025年7月13日 來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根據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2025年7月10日發布的最新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數據顯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臨床醫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前1%學科行列,學科交叉融合建設取得新突破。
ESI是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學科發展趨勢的重要分析工具,其數據每兩個月更新一次,涵蓋全球高校和科研機構的22個學科領域。本次數據統計覆蓋時間為2015年1月1日至2025年4月30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臨床醫學學科憑借高質量論文數量的顯著增長、高被引頻次以及學術影響力的持續提升,成功躋身ESI全球前1%行列。
目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有工程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化學、數學、物理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社會科學總論及臨床醫學9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學進入全球前1.5‱,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進入全球前1‰。與上期相比,本期9個學科全球排名百分位均穩步提升。
近年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積極推進以醫工交叉賦能臨床醫學高質量發展,與東部戰區總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等優勢單位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人工智能學院、航空學院、自動化學院、機電學院、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等學院相關團隊以人類健康和疾病診斷為導向,堅持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并重,結合自身學科優勢開展多學科交叉融合,牽頭承擔了一批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在生物醫學信息、腦科學、醫療裝備研發、醫學影像處理、智慧醫學診療、智能醫學穿戴設備、仿生結構與材料防護等領域形成了多個原創標志性成果,培養了大批兼具工程實踐與醫學思維的復合型人才,為推動醫學科技創新發展和臨床深度應用做出了重要貢獻。
后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將始終堅持服務“四個面向”,按照“特色引領、信息賦能、交叉融合”的建設思路,依托“交叉培育工程”,精準引導相關團隊瞄準國際前沿問題,凝練學科交叉方向,通過落實戰略合作協議、構建跨學科研究平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深化產學研協同等系列舉措,深入推進學科交叉融合,為學校“雙一流”高質量建設提供更強支撐,加力推進科技強國和健康中國建設邁上新臺階。(作者:秦萍、任瑜)
|
關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taolaoge.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