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以下簡稱ESI)2025年7月10日最新數據顯示,廣工物理學學科成功躋身ESI全球排名前1%,至此,廣東工業大學有10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1%,其中3個學科進入1‰。ESI世界綜合排名570位,較上一期提升8位(位居中國內地高校第67位)。
支撐物理學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學科的學院主要有材料與能源學院、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等。接下來,化學、環境/生態學是廣工進入ESI 前1‰的潛力學科,藥理學與毒理學是廣東工業大學進入ESI 前1%的潛力學科。
近年來,廣工以學科鏈對接產業鏈、讓創新鏈賦能人才鏈,錨定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奮力推進“1+2+3”攀撐計劃學科提升工程,逐步構建“高峰引領、高原支撐”的學科建設格局,向內聚力支撐學!芭矢叻、沖一流”,實現學科高質量內涵式發展,不斷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向外深入服務國家戰略、深度融入地方經濟發展,展現新時代的廣工新擔當、新作為。隨著學!1+2+3”攀撐計劃學科提升工程的深入推進,加強學科交叉融合,學校物理學科水平快速提升,成功獲批廣東省傳感物理與系統集成應用重點實驗室,并依托該平臺匯聚了一大批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同時,學校重點在超快激光動力學、聲學晶體、射頻與天線技術、先進顯示技術等方向取得顯著研究成果。這些系統性布局與突破,有力助推物理學學科成功躋身ESI全球排名前1%。
ESI是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由世界著名學術信息出版機構美國科技信息研究所(ISI)于2001年推出,用于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深度分析評價工具。目前為美國科睿唯安(Clarivate)公司所有,以 Web of Science(WoS)數據庫收錄的全球12,000余種期刊、超過1200萬篇文章為基礎建立而成,是當今世界范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根據學科發展的特點設置了22個學科大類:農業科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化學、臨床醫學、計算機科學、經濟學與商學、工程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地球科學、免疫學、材料科學、數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綜合交叉學科、神經科學與行為科學、藥理學與毒物學、物理學、植物學與動物學、精神病學與心理學、社會科學總論、空間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