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強基解讀|航空航天類(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培養方案 |
http://www.taolaoge.com 2024年4月23日 來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北航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原名航空發動機系,是北航1952年建校時最早成立的、也是北航最具航空航天特色的院系之一。學院名師薈萃,有正高43人,副高46人,其中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國家級領軍人才5人,國家級青年人才10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8人,北京市教學名師4人,國家重大項目負責人42人次,98%以上的專任教師具有博士學位。
學院獲批國家試點學院、教育部“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虛擬教研室、“飛行器動力工程”國家級大學生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國家級航空航天教學示范中心、航空發動機高級人才聯合培養全國示范性實踐基地等5個國家級教學平臺。擁有北京市“熱工實驗教學中心”和“先進航空發動機校內創新實踐基地”。學院科研實力雄厚,擁有航空發動機氣動熱力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教育部超循環氣動熱力前沿科學中心、先進航空發動機協同創新中心、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基礎科學中心、先進航空發動機基礎科學創新中心(吳大觀創新中心)、航空發動機數值仿真中心等6個國家級科研平臺。此外,還擁有“飛機/發動機綜合系統安全性”、“航空發動機結構強度”2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綠色航空科學技術”、“分布式能源”及“先進葉輪機械”3個北京市國際合作基地。
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是北航1952年建校時最早設立的兩個本科專業之一,原名“航空發動機專業”,是北航最具航空航天特色的專業。2019年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作為承建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于2012年獲批教育部“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學院”,2013年首批入選國家2011計劃,獲批教育部“先進航空發動機協同創新中心”,2019年獲批教育部“超變循環氣動熱力前沿科學中心”。2022年獲批教育部首批“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虛擬教研室”。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所對應的“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學科,是國家首批(1981年)博士點,1988年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在歷次學科評估中穩居全國第一。現建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
航空發動機涉及“氣、固、熱、聲、電、控、材料、制造”等多個工程學科和數、理、化等基礎學科,自主研制先進航空發動機,需要人才隊伍具備堅實的數學、物理和化學基礎:需要深厚的數學基礎,描述強逆壓梯度下(幾十個大氣壓)的氣體流動規律;需要具備堅實的物理基礎,研究高溫(最高可以達到2000℃以上,超過金屬熔點)高轉速下材料的微觀結構與損傷機理;還需要掌握深厚的化學基礎,研究如何實現在數十倍臺風風速下、狹小空間內的穩定燃燒。
當前,大國競爭已逐步由貿易戰轉為高端人才的競爭,航空發動機領域尤為突出;我國航空發動機正處于從測繪仿制到自主研制的關鍵轉變時期,培養和造就一支具有扎實數理化基礎和原始創新能力的人才隊伍,是我國航空發動機發展轉型成功和突破“卡脖子”問題的關鍵。
培養目標
瞄準航空發動機重大戰略需求,選拔一批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青年學生,遵循北航“厚植情懷、強化基礎、突出實踐、科教融通”的人才培養方針,夯實航空發動機領域相關的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基礎,借助國家級科研平臺,將科技實踐、重大科研任務貫穿于專業培養,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扎實數理化基礎、具有原始創新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畢業生需具備的知識包括數理化和工程基礎知識、通用知識和專業知識等;需具備的能力包括職業素養、通用能力和專業能力。
課程設置情況
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強基計劃基本學制為4年,畢業總學分168.5學分。學生在學校規定的學習年限內,修完培養方案規定的內容,成績合格,達到學校畢業要求的,準予畢業,學校頒發畢業證書;符合學士學位授予條件的,授予學士學位。課程設置如下四類:
1.基礎類課程
包括數學與自然科學類、工程基礎類以及外語類。與非強基計劃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培養方案相比,加深了數、理、化基礎課程,構建完整的基礎知識體系,夯實航空發動機領域相關的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基礎。
2.通修類課程
包括思政類、軍理類、體育類、素質教育通識類、素質教育理論類以及素質教育實踐類。推動與“扎根中國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學”遠景目標相匹配的素質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強化人文素養,將原核心通識課程、一般通識課程和博雅類課程統一納入素質教育類課程,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3.核心專業課程
整合、加強專業平臺課程建設,實現大類數理化課程與專業課程有效銜接,為學生打造基礎扎實、交叉復合的系統知識結構。深化科教融通,強化科研育人功能,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科學研究方法,提升科學探索能力,培養協作能力和團隊精神。同時,全面推進社會課堂,建立校院兩級長期穩定的社會課堂實踐基地體系,與學生畢業設計聯動。
4.一般專業課程
在充分考慮專業總學分的情況下,根據學生未來的個人發展規劃,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度,可以在一般專業類課程中選取感興趣且對未來職業發展有必要支撐作用的課程選修,與國外一流高校相似,體現出了一般專業類課程選擇的靈活性。
培養方式及特色
飛行器動力工程強基班面向航空發動機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強化數理化基礎,增強學生航空報國榮譽感,堅定傳承紅色基因,培養具有強烈專業興趣、具有扎實數理化基礎、掌握航空發動機專業知識、具有國際視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工科創新人才。采用個性化培養和獨立的培養方案,配備一流的授課教師、學術導師和專職輔導員。成績優秀者由學術導師提供“強基班成長基金”,制定專屬科研訓練計劃,學生提前加入科研團隊并參與科研工作,點燃學生的科研興趣和熱情,熟悉科研工作背景和開展方式,訓練科研基本技能,為本研一體化培養打好基礎。培養特色歸納如下:
(一)強化數理化基礎,制定專屬學習計劃
突出數理化基礎能力培養,增加“大學化學”、“計算方法”和“數理方程”3門必修課程,“線性代數”改為“工科高等代數”,聘請名師講授,注重授課效果。為每位學生聘任學術導師,制定專屬學習計劃,有針對性選修基礎課程,強化基礎和學科交叉素養。
(二)厚植自強中國心情懷,設立專屬成長基金
依托全國黨建標桿院系,北京市先進基層黨組織,航空強國中國心基金等,深度聯系行業,共同傳承“自強中國心”精神。成績優秀者由學術導師提供“強基班成長基金”,最高1.4萬元/年,與國家獎學金不互斥。
(三)打造實習實踐平臺,突出創新實踐
依托“全國百強心起點實踐隊”和“鄉心遠航實踐隊”開展“雙核”社會實踐育人,提高學生動手和工程實踐能力,強基班學生優先加入“心動”無人機隊。打造以中國航發集團為代表的課外實踐基地和以學院教學實驗中心為代表的校內實習實踐平臺,指導學生參加動力杯、馮如杯等科技競賽。
(四)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科教協同育人
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向強基班學生開放“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虛擬實驗室、先進航空發動機協同創新中心、航空發動機氣動熱力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省部級科研教學平臺,通過科研課堂、專屬導師和企業導師等方式,體驗行業實踐基地,參與國家重點型號研發,發揮科教協同育人優勢。
(五)本科生進團隊,本研一體化培養
按教育部強基計劃要求,落實保研和直博政策。設置本碩銜接課程,滿足學生提前研修研究生階段課程的需求,學分和成績提前按照研究生階段選課成績認定,不計入本科生階段選課學分和成績。發揮兩機專項等重大科研任務的牽引作用,鼓勵本科生進團隊,采用師生互選、動態調整機制,制定專屬科研訓練計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科研項目,為本、碩、博一體化培養打好基礎。
本研銜接專業范圍
我校對符合培養要求的強基計劃學生實行本研銜接培養。進入研究生階段后,學生主要在強基計劃所在基礎學科專業培養,部分學生也可根據培養方案在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能源動力、機械、力學、數學、物理學、機械工程、航天工程、航天動力工程、生物醫學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等學科方向進行交叉培養。
畢業生未來發展
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強基計劃的畢業生將具備扎實的數理基礎和專業基礎,具有突出的思辨能力、創新能力和科學素養,優秀學生將直接保送研究生,將來成為基礎研究領域的科學家、工程技術領域的領軍人才,服務于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畢業生將是高端裝備制造和國防安全領域的緊缺人才,能在各種工程領域(航空航天、能源化工、船舶工業、兵器工業等)和新興產業(海洋裝備、醫療器械、智能制造等)中從事原創性科學研究、創新性技術開發和工程設計等工作;畢業生同時也是國家重點基礎學科領域的創新源泉,可在相關的科研院所、大中專院校從事前沿基礎性科研和教學工作,具有廣闊的就業前景。
注:學生入校后,具體培養方案以學院最終公布為準。
|
關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taolaoge.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