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西安歐亞學院校慶倒計時30天︱胡建波:做平凡世界的一束光 |
http://www.taolaoge.com 2025年9月17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
|

今年是西安歐亞學院建校30周年。30年,不只是一段時間的標記,更是一所大學伴隨時代一路走來的思考與實踐。作為一個教育組織,歐亞始終在追問:什么是好的教育?如何實現教育的價值?面向未來,組織的使命、貢獻是什么?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思考逐漸沉淀下來——教育,就是要讓每一個平凡的生命都能發光;大學,就應該成為“平凡世界的一束光”。
01 逐光而行,在探索中認清使命
“人的靈魂就像眼睛一樣。當他注視被真理與實在所照耀的對象時,它便能知道它們、了解它們,顯然是有了理智。”
這段話出自柏拉圖的《理想國》,它也像是歐亞30年辦學路的真實注腳——每一個重要時刻,都有一束光,為我們指引方向。
2005年,學校升級成為本科院校。那時候,我們站在岔路口,反復討論后,面臨著三個選擇:像很多普通高校那樣,側重于學術積淀與體系升級;又或者選擇擴展規模與集團化運營;再或者,走一條不太一樣的路——辦一所“以學生為中心”、持續創新的大學。
感謝趙炬明教授,正是在他的啟發下,我們系統地看見了國外各種各樣的創新型大學。那一刻,就像被光點亮了一樣,我們看清了自己該走的路。我們選擇了第三條:不模仿別人,不盲目求大,而是回歸教育本質,走一條“和而不同”的路。
這些年來,我們堅持“立德樹人”,歐亞作為一所普通的大學,選擇陪伴普通的學生,用教育點亮每一個平凡卻獨特的個體,幫助他們找到方向、認識自己、看見更廣的世界。一路上,我們有過質疑和困難,但也正是這些,讓我們更堅定、更清醒。所以對歐亞來說,“光”不只是比喻,它是燈塔,是使命,是方向。
這束光,不在外面,而在心里。歐亞愿做這樣一座燈塔——不聲張、不浮躁,堅定地陪伴每一個學生。而大多數歐亞學子,也將以自己平凡的方式,成為溫暖別人的光。這是教育的初衷,也是我想送給所有十六萬校友的祝福:愿你們在平凡的日子里,自己成為光,也照亮別人。
02 校慶,是我們共同點亮光的時刻

30周年校慶,應該是什么樣子呢?有人期待盛大的晚會,有人向往絢爛的煙火。但我覺得,校慶不該只是一時的熱鬧,也不該照搬別人的模式。它應該是一個“光的場域”——就像知識管理大師野中郁次郎所提出的“SECI模型”那樣,知識在交流中成長,智慧在共享中延續。
所以,歐亞的校慶,首先是一個大家能一起交流、碰撞想法的地方。我們希望和教育同行、企業朋友、校友、同學們一起,聊聊教育怎么創新、城市如何更新、產業怎樣變革。其次,它也是一個溫暖相聚的時刻。我們關心老師是否幸福、是否健康,因為只有老師幸福,學生才能感受到有溫度的教育。同時,作為一所扎根西安的大學,我們也想借校慶致敬這座城市——讓傳統文化遇見青春創意,讓歷史和未來在這里對話。
校慶,更是一場持續的、流動的“光的循環”。它讓老師、學生、校友和社會各界的朋友在這里彼此照亮、共同成長,讓“做平凡世界的一束光”這個信念,在一次次的相遇中被傳遞、被點燃。
03 “隱形冠軍”的啟示:扎根深處,照亮一方
1986年,管理學者赫爾曼·西蒙提出了“隱形冠軍”的概念——那些不追風口、不圖虛名,卻在某個領域默默努力、成為全球領先的中小企業。它們不強求規模,卻靠實實在在的價值站穩腳跟。
歐亞這30年,走的也正是這樣一條路。我們沒有頂尖大學的光環,但我們一直緊貼產業和雇主的真實需要,幫學生走好成長的路。我們的校園被稱為“西安人文新景觀”,不是因為多么豪華,而是因為我們真心相信環境能育人,一磚一瓦都有教育的溫度。我們的體育團隊能取得好成績,不是靠個別明星隊員,而是因為體育俱樂部的改革和每位老師、同學的全情投入。
不張揚、不跟風、不動搖,腳踏實地、照亮平凡——這就是歐亞的底色。我們甘心做教育領域的“隱形冠軍”,不一定站在最閃亮的地方,但一定要做一束溫暖、堅定的光。
04 光是初心,也是遠方

30年前,我們種下一粒教育的種子;30年后,這棵樹已沙沙生長,蔭蔽一方。“做平凡世界的一束光”,既是對過去的回應——教育的意義,不是追逐光環,而是溫暖每一個生命;也是對未來的承諾——歐亞人不一定站在最耀眼的地方,但一定要持續發光。也許微小,卻足夠明亮;也許平凡,卻始終向前。
我們相信,光能吸引光,微光可成炬。下一個30年,歐亞仍愿以教育為志業,以光為使命——陪伴每一個平凡的人,照亮每一個真實的夢,就做這平凡世界的一束光!
|
關于西安歐亞學院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taolaoge.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