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國內首創:全校本科生可免費加修2個微專業——晉中信息學院比肩雙一流,推出微專業課程 |
http://www.taolaoge.com 2025年6月27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
|
在科技快速迭代、市場需求瞬息萬變的當下,教育模式正加速變革。微專業,作為高等教育領域的“新勢力”,以靈活、精準、實用的特點走進大眾視野,席卷全球。晉中信息學院依托“信息產業商學院”辦學定位,創新構建“四位一體雙院制“人才培養模式,聚焦“具有信息產業專業技術背景的高情商經營管理人才”培養目標,緊盯時代浪潮,推出特色微專業,為學子打造適配未來競爭的“能力加速器”,讓家長期待的“多元發展”、“就業加分”有了堅實落腳點。




微專業——全球高等教育新趨勢


從硅谷到劍橋,從北大到南開,微專業已成為頂尖學府培養復合型人才的新路徑。哥倫比亞大學的商業管理本科特別項目,為本科生提供了以發展關鍵領導技能、創業思維和創新能力為目標的機會。它結合了金融和管理課程,融合經濟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選修課,由哥倫比亞商學院教授來授課。斯坦福大學的“人工智能倫理”微專業,讓學生在掌握AI技術的同時,深入思考科技與人文的平衡;劍橋大學的“可持續發展領導力”微專業,融合氣候科學、商業戰略與政策制定,畢業生在聯合國機構、跨國企業中供不應求。這些案例印證了微專業正在重塑高等教育形態這一新趨勢。
國內高校同樣動作頻頻。北京大學推出的“程序設計與算法”課程,拉開中國微專業建設序幕。武漢大學聚焦人工智能、數智創新等前沿領域布局微專業。四川大學聚焦量子科學與技術、醫學人工智能等開設微專業。南開大學2024年秋季上線16個微專業,涵蓋應用型、交叉型、全英文型三大方向。據中國人民大學調研數據,全國已有40余所高校推出近200個微專業,覆蓋新興產業全領域。
與傳統專業相比,微專業以“短平快+高精尖”為特色,通常由3-5門核心課組成(約10-20學分),學習周期靈活,證書認可度高,既能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又能打破學科壁壘。比如福建三明學院的“元宇宙與智能傳播”微專業,僅用10學分就整合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和新媒體理論,提供全面的知識體系,培養多元化的創作能力。
從能力提升到職業破局,微專業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對學生而言,微專業是打開成長可能性的“金鑰匙”。跨學科思維培養尤為關鍵—南開大學“數據智能與政策分析”微專業的學生,用機器學習技術分析養老政策效果,研究報告被地方政府采納,這種“技術+社會科學”的復合能力,正是未來職場核心競爭力。
處于迷茫期的學生更能受益,大一學生小張原本對金融專業興趣平平,選修“數字媒體營銷”微專業后,發現“金融+新媒體”交叉領域,不僅明確考研方向,還在校運營財經類賬號,積累數萬粉絲。這種“低成本試錯+精準定位”優勢,讓微專業成為學生探索自我的“指南針”。
就業市場上,微專業“加分效應”顯著。某知名招聘平臺數據顯示,擁有微專業證書的畢業生,獲得面試機會的概率比普通畢業生高近四成。企業HR坦言:“懂AI的文科生、會管理的技術人才,這類‘復合型選手’正是我們搶著要的。”
晉中信息學院:全體本科生享有加修2個微專業的權利



順應全球優質高等教育的新趨勢,結合學校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晉中信息學院一口氣推出“通識六藝”、“Mini-MBA”兩大微專業,既緊跟全球教育趨勢,又扎根自身辦學理念與市場需求,精準契合社會、家長和學生期待。同時,晉中信院的微專業設置突破其他高校偏工科、專業少、并非向全體學生開放的缺陷,成為中國唯一在校全體本科生自動享有加修2個微專業權利的高校。
“通識六藝”——培養有溫度的智者




通識教育,可追溯至古希臘核心教育體系內包括語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音樂、天文在內的“自由七藝”培養,與自由教育和博雅教育密切相關,旨在培養具有廣博知識和高尚情操、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公民。晉中信息學院的通識教育亦植根于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之中以“禮、樂、射、御、書、數”為代表的“六藝”教育,為學生提供一個較為全面的素質教育體系。無論是“七藝”還是“六藝”,都是對人類高等教育理念的孜孜探索,其所培養的綜合素養型人才是對教育理想的最早詮釋。晉中信息學院的“通識六藝”微專業課程設置,融合古希臘博雅教育與中國古代素質教育的精髓,包括人文精神與生命關懷、科技進步與科學精神、藝術創作與審美體驗、交流表達與理性評價、社會變遷與文明對話、道德承擔與價值塑造的六大方面,旨在培養學生寬廣的視野,獨立思考和跨學科認知等能力,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通識六藝”微專業涵蓋人文、歷史、藝術、社會等學科領域,與學生的原有知識結構形成互補,科學實現“通專融合”。向四年制本科學生提供38門通識課程,學生從大一到大三修滿9門,18學分即可結業。通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改革,強化雙師授課、課堂討論陳述、課下實踐調研等方式實現對學生跨學科認知、溝通與表達、批判性思維等綜合素質的培養。《世界文明的歷程》幫助學生打開文明比較的視野,了解歷史的演變;《科幻與想象力》讓學生感知人類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拓寬想象力的邊界;《創意寫作》訓練學生的交流表達和理性評價;《人工智能與未來》使學生在掌握AI基礎認知的同時,建立科技與社會關聯的系統視角,培養兼具現實洞察與人文關懷的智能社會公民素養。



學生撰寫的《山西票號與中國近現代金融》通識課程論文在復旦大學舉辦的全國通識課程論文大賽中獲獎,《創意寫作》課程上老師指導學生寫作的詩歌作品、小說作品多次在各種文學雜志上發表,《經典電影賞析》學生撰寫的影評發表在著名公眾號“電影山海經”。綜合素養提升,將成為孩子終身受益的“軟實力”,助力其在未來職場與生活中擁有更豐富的精神世界和更強的共情能力。


“Mini-MBA”——培養懂經營的管理高手




Mini-MBA微專業以領導力為核心,深度融合品牌與營銷、財務、人力資源三大領域,構建“戰略思維+執行能力”雙輪驅動體系,助力學生從校園到職場的無縫轉型。課程體系緊貼市場需求,包含大量案例教學和項目實操。同時,該微專業還開設理論與實踐融合的名師講堂、《淬煉之路》大講壇以及高管進課堂等特色課程,全面提升學生溝通協調、跨部門協作與戰略執行能力,為學生成長為兼具戰略眼光、執行能力與團隊領導力的未來管理者奠定基礎。



該微專業向四年制本科學生提供10門中文商科課程(部分課程提供全英課程),學生需修滿6-8門共12-16學分(其中工科6門共12學分),學生從大一至大三期間修完,成績合格獲得結業證書。商科課程緊貼市場需求,包含大量案例教學和項目實操,其中《商業管理案例分析》課,拆解信息產業企業運營邏輯,分析其如何在信息浪潮中把握市場機遇;《財務管理基礎與應用》模擬千萬級信息科技項目資金規劃,考量研發投入、市場推廣費用等分配;《戰略管理基礎與應用》為企業制定戰略方案,確保戰略方向不偏航,戰術策略要落地。


已結業的學子成果斐然,他們憑借課堂所學,在國家級、省級賽事中屢獲殊榮。部分學子依托深厚的商科積淀,成功踏上創業征程,開啟商業新篇;更有學子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順利入職知名企業,在職業道路上穩步前行,前景一片光明。

全校開放和免費選修,信院學生的獨家福利




相對于其他高校微專業的收費和僅向部分學生開放的政策,晉中信息學院則是向全校學生免費開放——全體四年制本科生除本專業課程外可免費加修以上兩個微專業。不增加一分錢學費,享受跨領域優質教育,其性價比在全國高校中獨樹一幟。此外,學校依托“四位一體雙院制”人才培養模式,從選課規劃到職業對接全程護航;生活在書院,擁有社區共享與朋輩互動新圈層;專業在學院,確保專業知識與技能扎實學習,保障每一位學生學有所成。






在這個“多一技傍身,就多一分勝算”的時代,晉中信息學院的微專業為學生鋪就多元化的成長之路。對家長,這是給孩子未來的“保險栓”;對學生,這是突破自我的“機會窗口”。選擇信院微專業,就是與時代同頻,讓成長更有底氣。
據了解,與晉中信息學院同樣堅持“信息產業商學院”的辦學定位,采取“四位一體雙院制”辦學模式的兄弟院校——重慶移通學院和山東泰山科技學院,也同期推出了微專業課程設置,與學校同批成為國內首創的、全校本科生可以加修兩個微專業的大學。這一舉措極大有利于拓寬學生知識視野,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和就業競爭力,賦能學生全面發展。
|
關于晉中信息學院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taolaoge.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