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上海交通大學2025年藝術本科專業(美術類)招生咨詢問答 |
http://www.taolaoge.com 2025年6月5日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 |
|
2025年藝術本科專業(美術類)招收名額是多少?
2025年,我校藝術本科招生(美術類)包含“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四年制本科)和 “人居設計”專業(四年制本科)。具體招生計劃以當地省級教育考試院公布為準。
2025年藝術本科專業(美術類)如何報考?
2025年我校藝術本科專業(美術類)考試成績繼續采用各省級教育考試院組織的美術與設計學類專業統一考試(美術類省統考)成績。我校不另外組織校考。
文化考試成績采用考生所在省(市)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高考)成績。
考生在美術類統考成績達到本省統考合格線,高考成績達到我校高考成績最低線要求后,在本省藝術類相關批次進行志愿填報。
2025年藝術本科專業(美術類)如何錄取?
根據《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考試招生工作的指導意見》文件精神,我校藝術類招生設置考生文化考試成績(即高考成績)錄取最低要求,高考文化成績須達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特殊類型招生控制分數線上30分(上海考生須達到特殊類型招生控制分數線上10分),高考成績不達標者不予錄取。
對高考成績達到錄取要求的考生,我校直接采用省級教育考試院提供的藝術類投檔成績進行錄取。請相關考生關注各自所在省份藝術類平行志愿投檔成績折算辦法。
2025年我校藝術本科專業(美術類)在各省(市)藝術類具體批次,以及各省(市)專業考試(統考)成績滿分和文化考試(高考)成績滿分分值,以各省(市)教育考試院公布為準。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培養目標與特色、主要學習課程、發展前景及就業方向?
培養目標與特色: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構建藝術、科技、人文交叉視閾下視覺、品牌與社會一體三面的專業課程體系,包括品牌形象、游戲設計、信息交互設計、非遺活化、社會敘事、協同創新設計等課題與課程板塊,通過AI智媒、數智娛樂進行設計賦能,運用品牌形象、場景營造、設計敘事“講好中國故事”,通過“社會設計”解決“真實問題”,培養具有設計思維和運用跨學科知識求解的綜合能力、并具備人工智能與數字媒體素養的交叉復合型視覺傳達專業人才。
主要學習課程:基礎必修課(設計導論、設計與人工智能、藝術基礎與表達、設計基礎與表達、設計思維、字體設計、版面設計),專業必修課(圖形與標志、動態設計、攝影+印刷、品牌文化與形象、包裝設計、廣告設計、文創產品設計),基礎選修課(開源與建模、創意編程、交互設計基礎、設計調研、當代藝術原理),專業選修課(視覺系統建構、交互繪本設計、獨立游戲設計、生活與健康設計、信息設計、文旅設計、智能設計、場景設計、公共藝術、主題整合設計、協同創新設計、策展實踐等)。具體以當年培養方案為準。
發展前景及就業方向:視覺傳達專業與上海市閔行區、徐匯區展開校區合作,服務社區;深入云貴皖疆等省,設計賦能非遺傳承;與騰訊、阿里、蘋果、特斯拉、迪士尼等企業展開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踐平臺。每屆畢業生約30%的畢業生本校保研,國內外深造率約60%,赴國內外頂尖高校如皇家藝術學院、羅德島設計學院、耶魯大學、藝術中心設計學院、普瑞特設計學院、米蘭理工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繼續深造。畢業生可從事廣告設計、品牌策劃、企業形象、新媒體、互聯網+、人工智能、文創文旅、游戲娛樂等行業的策劃、設計與管理。就業去向主要為百度、阿里、騰訊、網易、字節跳動、微軟等高端創新需求的國內外知名企業,以及政府機關的戰略、管理與設計研發部門。
人居設計專業培養目標與特色、主要學習課程、發展前景及就業方向?
培養目標與特色:人居設計專業聚焦“未來人居”的復雜性和挑戰性,凸顯人才培養的綜合格局和前瞻趨勢,以面向未來的原創設計能力、新興科技的設計融合能力、綠色人居的設計引領能力為重點,培養在設計行業和學科領域中具有國際視野、創新思維、豐富文化、綜合能力的通才設計大師與管理英才。鼓勵學生通過跨學科學習、跨領域工作和跨文化比較研究,系統性地開展多尺度、多層次人居環境的創新設計與城鄉和生態治理。
人居設計為上海交通大學2025年2個新增專業之一,由兩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師資力量和教學資源共同打造。目前專業擁有全職專任教師70人,其中教授(含其他正高級)23人,副教授及以上(含其他副高級)59人。專任教師將作為本科生導師,立足學生個人情況和發展目標,在課程選擇、科學研究、設計實踐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專業也將依托國家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治理工程技術創新中心”、上海市科委“一帶一路國際聯合實驗室”、市住建委“建成遺產精細化保護與更新重點實驗室”等27個研究中心和平臺,以及上海市各級政府部門、國企事業單位、先鋒設計公司等,開展深度產、學、研一體化的人才培育和托舉工作。畢業生中約30%以上可獲得保研資格,國內外升學率約60%及以上。
主要學習課程:人居設計專業課程體系秉持"能力為核、交叉為徑、多元發展"的培養理念,構建了貫通“大設計”通識教育、“人居設計”專業培養與跨學科拓展的三維培養架構。“大設計”通識平臺課程通過設計導論、設計與人工智能、設計思維、人居設計史、設計基礎、藝術基礎等課程夯實設計思維、人文素養與基礎技能。專業核心課程"理論-實踐"雙鏈并行,實現從設計原理到行業應用的系統培養,其中理論層面注重從設計原理、系統科學到研究寫作和行業實踐等完整知識鏈構建,實踐層面注重從“設計初步”到“專題設計1、2、3”漸進式多元化的設計能力培養。專業選修拓展課則整合學校和學院優勢資源,打造包含學科交叉、技術前沿與創新實踐三大方向的近百門跨學科前沿選修課程,如智慧人居技術前沿、AI與設計編程、人工智能與藝術設計、數智造物、虛實融合空間設計、未來居住空間、生物與藝術工坊、環境感知與健康、人居環境分析決策、生態響應式設計等,為學生的個性化培養和多元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發展前景及就業方向:在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生態城市可持續發展、城市更新行動和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的背景下,人居環境行業迎來重大發展機遇。本專業緊密對接國家戰略需求,培養具備"大設計"通識視野、"人居設計"專業核心素養和跨學科交叉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學生通過系統學習,依托學院27個國家級/省部級產學研平臺的豐富實踐鍛煉機會,就業前景廣闊,主要方向包括:
1.設計實踐領域:進入頂尖設計機構(如建筑設計院、城市規劃院、景觀設計公司等),參與未來社區、智慧城市、生態修復等國家及區域重點項目,打造文化地標與可持續人居。
2.相關科研、咨詢及管理領域:進入高校科研院所從事人居環境研究;進入政府自然資源、住建、文旅等部門及大型國企,參與政策制定與城市運營管理。
3. 跨界創新領域:加入智慧城市等科技企業推動數字化轉型,任職國際組織(如聯合國人居署)參與全球人居環境治理,或創立社會創新機構探索社區營造與鄉村振興。
人居設計專業畢業生既可成為行業領軍設計師,也可以發展為專業管理英才,以及科技驅動型創業者,在國家戰略實施中實現職業價值與社會貢獻的雙重成就。 |
關于上海交通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taolaoge.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